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版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版籍bǎn jí

户口册。也作“板籍”。贾岛《送南康姚明府》: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

版籍

版籍

领土,疆域。

☚ 江东虽小,亦足以王   玉关 ☛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簿契部 > 名籍 > 版籍1
版籍1  bǎnjí

亦作“板籍”。即户籍簿。《後漢書·仲長統傳》引《昌言·損益》:“明版籍以相數閲,審什伍以相連持。”李賢注:“版,名籍也,以版爲之也。”《南齊書·虞玩之傳》:“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板籍頓闕,弊亦有以。”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異稱 > 版籍
版籍  bǎnjí

書籍。《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業不息版。”舊題唐·房玄齡注:“修業亦不息其版籍。”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文據 > 版2 > 版籍
版籍  bǎnjí

即版2。《後漢書·仲長統傳》:“明版籍以相數閱,審什伍以相連持。”《新唐書·楊炎傳》:“自是人不土斷而地著,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實,吏不誡而姦無所取,輕重之權始歸朝廷矣。”宋·曾鞏《本朝政要策·户口版圖》:“興國初,有上言事,以閨爲限,三歲一令天下貢地圖與版籍上尚書省,所以周知地理之險易,户口之衆寡。”《續文獻通考·户口二》:“山澤溪洞之民,雖不在版籍之内,然當時混一區宇,威震百蠻。不贄不臣之人咸思内嚮,亦開國時盛事也。”《清會典·户部一》:“[户部尚書]掌天下之地政,與其版籍,上贊上養萬民。”

簿册

簿册

册(册子;清~;底~;表~) 本本 本子 簿子
文书簿册:简记
供抄写用的簿本:钞本
用纸折叠或装订的册:折(折子;奏~;存~) 折(存~;手~)
登记户口的册:版(版籍;户版) 户账 户籍 人籍 口籍 板籍 白籍 齿籍 黄籍 黄册 丁册 籍账 名数 户口(户口册) 门户册
专做某种记录用的本子:手册
记事记账的簿册:簿 册籍
簿籍,册籍:录(语~;名人~)
登记、书写所用的册籍:籙 簿籍
记载人事的册:记籍 记载
古代计吏记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账册:计账
记功的册:铭典 伐阅 功劳簿
记录史实的简册:策书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录(言行~;备忘~)记事册 随手簿
记载脉法的簿籍:诊籍 诊借
官署中的文书籍册:簿书 计册 计书 计版
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铨历
登记官吏缺额的簿册:阙簿
登记谪降者的册簿:谪籍 谪借
古代书写军令的册:尺籍
明代对官员考察后记载官员政绩的簿册:访册
记载学生出席、缺席和学习情况以备考核的簿册:课簿
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谱表

另见:纸片 装订 书写 记录1

☚ 簿册   名册 ☛

国土

国土

土(邦土;境土) 疆(疆土;疆理疆封;疆域 疆徼;疆宇;疆索)封(封壤) 宇(宇守) 山河江山畿略
国家的领土、疆域:版图
国家的版图:璇图 国图
封建王朝的版图:皇图
宏大广阔的版图:雄图
疆界,疆域:
版图,疆域:版籍 提封
中国的疆域:禹迹
国家的疆土、政权:江山
国都附近的疆土:畿疆
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佛土 香土
仙境佛土:香园
美丽的国土:锦绣山河 锦绣河山 锦绣江山 锦绣湖山
非常美好的祖国国土:大好河山 大好山河 魏国山河 魏国山川
美丽风光,大好河山:春山秋水
祖国山河非常美丽:江山如画
广阔的疆域:绵区
幅员辽阔的疆土:万里山河
幅员辽阔的祖国领土:万里河山 万里江山
宏大广阔的版图:雄图
国家大部分沦陷后残剩的国土:残山剩水遗山剩水 零山剩水 剩山残水 剩水残山
一半国土:半壁河山 半壁山河 半壁江山 山河半壁 江山半壁
国土完整:金瓯无缺
疆土之完固:金瓯
国土被分割:瓜剖豆分 瓜分豆剖 豆剖瓜分 豆分瓜剖 豆瓜剖分
国土丧失:沦亡 沦丧(国土沦丧) 失地颠陨 蹙国 陆沉
国家遭外敌侵略,国土沦陷丧失:山河破碎 河山破碎
国土沦陷,山河破碎:山剩水残
丧失大片国土:蹙国百里
国土沦丧,军队失利:蹙国丧师
(国家的领土:国土)

另见:国家 领土 侵占 分裂 占据 收复

☚ 国土   领土 ☛

领土

领土

土(土地;疆土;寰土) 疆地 疆宇 疆域 邦域 舆图 版图
领土、疆域:版籍
疆域,领地:封域
殖民国家的本国领土:本土
四周的领土:屏藩 捍蔽
靠近国界的领土:陲(疆陲) 垂(疆垂)边疆 边塞 边烽 边方 边宇 边面 边亭 边场 边戍 边鄙 边面边头 疆圻 疆隅 邻畺 郊场
边隅,边疆:边虞
沿海的领土:
(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领土)

另见:国土 侵占 分裂 面积 收回

☚ 国土   沦陷 ☛

版籍bǎn jí

❶登记户口的簿册。《后汉书·仲长统传》:“明~~以相数阅,审什伍以相连持。”也作“板籍”。《南齐书·虞玩之传》:“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顿阙,弊亦有以。”
❷书籍。《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业不息版”房注:“修业亦不息其~~。”
❸疆域,领土。《辽史·太祖纪》:“凡五部,咸入~~。”

版籍

中国古代的户籍册。《后汉书·仲长统传》“明版籍以相数阅,审计伍以相连持。”注:“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也。”它是古代国家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主要依据。户口登记在《周礼》中已有记载,汉代设有户曹据,专门管理户籍。唐宋编制户籍,划分户等。元代的户口类别、户等划分更为复杂,除民、军、匠、医、盐、窑、儒等户别外,尚有驱户、细户之别。明代户籍承袭了元代的方法,洪武十四年(1381)编制赋役黄册时,将居民划分为军、民、匠、灶四种,军户承担兵役,民户负担田粮差役,匠户固定于官营手工业、卫所或工地,灶户负责官营食盐的生产。《大明律》规定:各种人户必须严格按黄册划定的户别行事,不得逃匿脱籍,若以欺骗手段避重就轻,枚八十,官吏妄准脱免及变乱版籍旨罪同。

版籍

版籍

版,原指名册或户籍。《周礼·天官·小宰》:“听闾里以版图”,郑注:“版,户籍”。籍则系古代记载人口的簿册。《汉书·元帝纪》注:“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释名·释书契》则云:“籍,所以籍疏人民户口也。”故版籍即指户口册(后有引申为疆域、书籍者)。汉以前版为竹板或木板,有固定的形式。西晋时或称为黄籍。《太平御览》 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东晋末年,桓玄下令公府文书所有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以后版籍改用黄纸,户籍遂经称为黄籍或黄册。版籍隔一阶段就要重新登载,《唐会要·籍账》:“开元十八年 (730年) 十一月敕,诸户籍三年一造。”

☚ 头会箕敛   黄籍 ☛
版籍

版籍

又称“板籍”。指户口册或疆域、书籍。《后汉书·仲长统传》: “明版籍以相数阅,审什伍以相连持。”注: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也。版,为竹板或木板。居延等地新出土的记录汉代户籍的汉简,使用材料为木简或竹简。版籍有固定的形制。西晋时或称为黄籍。《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 “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东晋末年,桓玄下令公府文书所有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以后版籍改用黄纸,户籍遂径称为黄籍或黄册。《南齐书·虞玩之传》: “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板籍顿阙,弊亦有以。”

☚ 一、户籍与人口   谱牒 ☛
版籍

版籍

亦称“板籍”。指户口册或疆域、书籍。版,户籍或名册。《周礼·天官·司会》:“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此句中之“版”指户籍,“图”指地图。版图,后指一国之疆域。《周礼·夏官·司土》:“掌群臣之版。”此句中之“版”指名册。《后汉书·仲长统传》:“明版籍以相数阅,审什伍以相连持。”注: 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也。居延等地新出土的记录汉代户籍的汉简,使用材料为木简或竹简。版籍有固定的形制。西晋时称户籍总册为黄籍。《太平御览》卷六○六引 《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东晋末年,桓玄下令公府文书所有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以后版籍改用黄纸,户籍遂径称为黄籍或黄册。南朝亦如此。在政府户籍册上登记户口谓之“著籍”。著籍时,注明籍贯、出身、爵位以区别士庶,决定优复或征课。西晋末以后,由于战乱、流徙,东晋南朝时期籍册散乱混淆,或被焚毁,或改注,或不著户籍,国家保存的户籍很不确切。为保证赋役来源和士族门阀的特权,统治者极为重视整理户籍。东晋南朝时期为使土著居民、南渡侨人以及流徙无籍人口载入国家户籍,多次进行户口检查和土断,使脱籍之人重新著籍。《南齐书·虞玩之传》:“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板籍顿阙,弊亦有以。”南齐政府实行“检定黄籍”,搜刮户口,并使之远戍。元明清时称户口簿册为“青册”、“黄册”。(参见“青册”、“黄册”、“土断”)

☚ 人身等级、户籍   青册 ☛
000105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