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版本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版本学 研究书籍版本的学科。所谓版本,包括印本和写本,指图书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本子。“版本” 一词,正式出现于宋初,开始专指由雕版印刷而成的图书,后来范围逐渐扩大,泛指雕版印刷以前的简策、帛和纸的写本,以及雕版印刷以后的拓本、石印本、影印本、活字本等形式印成的图书。有人将印本书称之为版,而称未雕的写本书为本,如清代版本学家叶德辉《书林清话》说: “雕版谓之版,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 图书的本子自古就有,而在流传过程中,便自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版本类型,按刻书的时代来分,有宋本、元本、明本等; 从刻书的地点来分,有蜀本、浙本、建 (福建建安)本等; 按出版者来分,有官刻、家刻、坊刻等; 若照印刷的方式分,则有刻本、’活字本、石印本等。不同的版本,往往在字句、篇章、卷数上或多或少有所差别,而这些差别就造成了所谓 “善本”和 “劣本” 或 “误本” 的分别。读者自然希望读到善本书,古人因读误本而造成的笑话,举不胜举。于是,鉴别书籍的版本也就成为专门之学。版本鉴定,始于西汉刘向典校皇家藏书; 版本鉴定而成为学,则是在宋代雕版印刷盛行以后,而在清代达到极盛。版本鉴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需要熟悉印刷纸墨、字体刀法、藏书印记、版式行款、装帧式样等知识,同时还需要目录学、校雠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史知识。古书的版本有优劣之分,而对于版本学家来说,得一善本,就如获至宝。有些善本如宋刻元斩,由于传世者稀少,甚至是 “孤本”,就具有了超出书籍内容本身之外的文物价值,非富翁不能拥有。故在明清时代,玩版本也成为一种时髦,藏书家常以拥有多少宋刻元斩炫耀于人,如近代陆心源拥有宋版书二百种,特建藏书楼,美其名曰 “皕宋楼”。直到现代,学者仍以拥有善本或孤本相夸,如著名学者胡适以重金购得 《红楼梦》 最早的手抄本残卷,终生引为幸事。北大教授马廉因得到明刻 《平妖传》的 “海内孤本”,便将其书房名为“平妖堂”。商务版 《四部丛刊》所以比中华版 《四部备要》 更被学者看重,就在于前者所搜是宋元旧刻或明清精刻。学者对善本的迷恋,是一般读者难以想象的。 版本学研究版本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和优劣,并进而探求版本发展的源流的一门学问。研究的范围,包括图书版本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书写、版刻、印刷、装帧技术的发展演变对版本特征形成的影响、鉴别版本的依据、方法等。我国对版本的研究,始于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群书,首要程序就是广搜异本,加以研究比勘。至宋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普遍运用,各种刻本图书大量出现,版本学即开始形成。此后不断发展,至清代达到高峰,成为我国传统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本学的主要作用,是为版本鉴定提供依据,并可指导读书、研究中对较可靠的文献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版本学版本学研究文献版本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与优劣及考证其流传过程的一门学科。 版本学 版本学研究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的学术活动和成果。同一著作因编辑、传抄、刊印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同本子。如《红楼梦》一书就有“脂评本”、“舒元炜序本”、“梦觉主人序本”、“蒙古王府藏抄本”等,而其中的“脂评本”中又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多种版本。新印书籍也因出版的时间、地点不同,或版次(初版、二版、三版等)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版本。阅读书籍之前了解它的版本是非常重要的。版本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版本的差异、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鉴别版本的真伪及优劣等的科学。版本学内容包括研究版本的源流;比较稿本、传录本及写本、历代刊本、不同的批校本间的差异;鉴别原刻本及翻刻本;判定善本和劣本;此外,印纸墨色、字体刀法、版式行款、印记装潢等。内容非常广泛。 ☚ 钞本 叙词表 ☛ 版本学自雕版印刷问世以来,各种不同印版印出的书籍称为版本,研究版本的特征和差异、分析版本真伪优劣的专门学问称为版本学。我国印刷术兴盛以来,历宋、元、明、清各朝皆刻本,称宋刻、元刻、明刻、清刻。雕版的产生又有官刻、私刻、坊刻之分,由于雕刻校对的质量不同,同一书各种版本差别很大。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古籍的各种版本进行了比较校勘,形成了专门学问。版本学和目录学一起,都是读史书的必要知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