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钝吟杂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钝吟杂录

钝吟杂录

清冯班撰。班号钝吟老人,故名。十卷。其中《严氏纠缪》一卷,专评严羽《沧浪诗话》,对羽推崇“以禅喻诗”、强调“妙悟”,驳难甚力,被誉为谈诗一绝。《正俗》和《读古浅说》各一卷,杂评诗文,宗晚唐而反对“江西诗派”,时有独到之见。另有《家诫》二卷、《遗言》一卷、《将死之鸣》一卷,主要宣扬儒学教诲和涉世遗训; 《日记》、《诫子帖》各一卷,主要论笔法字学; 《通鉴纲目纠缪》仅五条,系未完稿。有1937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和《清诗话》本等。

☚ 唐音癸签   蠖斋诗话 ☛
钝吟杂录

钝吟杂录

诗话著作。清冯班撰。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入清不仕。著有《钝吟文稿》等。与其兄冯舒齐名,时称海虞二冯。《钝吟杂录》中《正俗》(专论诗体诗法)、《读古浅说》(多评古今诗文)和《严氏纠谬》(专驳严羽《沧浪诗话》)等三卷属于诗话性质。嘉庆年间雪北山樵编《花薰阁诗述》,将《正俗》中论乐府的一部分,与《钝吟文稿》中的《古今乐府论》、《论乐府与钱颐仲》、《论歌行与叶祖德》等篇汇辑在一起,仍冠以《钝吟杂录》之名。近人丁福保编《清诗话》又原封不动地移载入内。此辑颇能体现出冯班论诗精于辨体的长处。如《古今乐府论》辨明人对乐府诗体的窜乱,考察乐府的沿革,归类为“制诗以协于乐”、“采诗入乐”、“古有此曲,倚其声为诗”、“自制新曲”、“拟古”、“咏古题”、“新题乐府”等七类。这种分类法,比以音乐为标准的传统分法,如汉明帝时的四分法(一、大予乐,二、雅颂乐,三、黄门鼓吹乐,四、短箫铙歌乐。见《隋书·音乐志》上),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八分法(一、相和歌,二、拂舞歌,三、白纻歌,四、铙歌,五、横吹曲,六、清商曲,七、杂题,八、琴曲)及郭茂倩《乐府诗集》的十二分法(一、郊庙歌辞,二、燕射歌辞,三、鼓吹曲辞,四、横吹曲辞,五、相和歌辞,六、清商曲辞,七、舞曲歌辞,八、琴曲歌辞,九、杂曲歌辞,十、近代曲辞,十一、杂歌谣辞,十二、新乐府辞)等,更能从中认识乐府体的诗的特征,而不仅仅是乐的特征。他批评李东阳的三卷咏古诗不合乐府规则,就是以更为概括的“谐金石”、“取古题”、“咏时事”三条作为标准的。他对诗、乐关系演变过程的看法,如“大略歌诗分界,疑在汉魏之间。伶伦所奏,谓之乐府;文人所制,不妨有不合乐之诗。乐之所用,在郊庙宴享诸大体;或有民间私造,用之宴饮者”,也比李攀龙、钟惺等明代学者更见功力。但此本所辑仅六则,仅及冯班辨体之论的一部分,书名亦易生淆误。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诗话》本。

☚ 顽潭诗话   严氏纠谬 ☛

钝吟杂录

诗论。清冯班撰。一卷。班字定远,号钝吟,江苏常熟人。与兄冯舒齐名,号二冯。著有《钝吟文稿》、《钝吟乐府》等。此编原十卷,中有“家诫”、“遗言”、“将死之鸣”、“通鉴纲目纠谬”、“日记”、“诫子帖”等,均与论诗无关。第五卷《严氏纠谬》,专驳严羽《沧浪诗话》中“妙悟”之说。此一卷本系雪北山樵辑《花薰阁诗述》本,为从《钝吟文稿》及《钝吟杂录·正俗篇》中选其有关乐府之论六则,仍以“杂录”名。此编论乐府,折衷群言,归于一是。解释诗与乐府之关系,有深刻见解。作者虽年长于王渔泽,而为反对渔泽“神韵说”之第一人。清人吴乔以为此编与《围炉诗话》、贺黄公《载酒园诗话》为论诗之三绝。近人丁福保录出,误署为“冯定远原本”。有《清诗话》本。

钝吟杂录

十卷。清冯班(1614—1681)撰。冯班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今江苏省)人。诸生,著述有创新精神,论事多达物情,论文能深研古法,工书,尤精小楷。以班行第二,时称为二痴。著有《定远集》、《钝吟诗文稿》、《评点才调集》等。《钝吟杂录》是冯班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辑《家诫》二卷,《正俗》一卷,《读古浅说》一卷,《严氏纠谬》一卷,《日记》一卷,《诫子帖》一卷,《遗言》一卷,《通鉴纲目纠谬》一卷,《将死之鸣》一卷。其《家诫》多涉历世故之言,多论述明末儒者之弊,颇为深切。《正俗》多是论述诗法。《读古浅说》多是评论诗文。《日记》多是论述笔法字学,又附有杂论。《严氏纠谬》辨述严羽沧浪诗话是非。《诫子帖》多是评论古帖论笔法,末附以社约四则,主要论述读书之法。《遗言》和《将死之鸣》,论述内容与家诫相类似。《通鉴纲目纠谬》尚未成书。《钝吟杂录》有康熙中刊本、守山阁本、指海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