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公共财物指珍爱、维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它既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又是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在我国,爱护公共财物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国初期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中,以后为各部宪法所认定。公共财物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爱护公共财物,是每一个公民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集中体现,也是每一个公民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果实的重要表现。爱护公共财物,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珍惜保护国家和人民的一草一木。国家公职人员,要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决不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并为群众作出爱护公共财物的表率。在舆论上行动上要与损害公物、损公肥私、贪污盗窃、随意破坏公物等行为作斗争。 爱护公共财物 爱护公共财物aihu gonggong caiwu是社会主义的道德的要求和规范之一。指关心、珍惜、维护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财产的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它既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在我国宪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因为属于人民的公共财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所以,爱护公共财物,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公民对国家、集体利益的关心,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标志。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大公无私的精神,爱惜和保护社会公共财物,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奉公守法的良好风尚,同一切损害公物、化公为私、损公肥私、挥霍浪费、贪污盗窃、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在必要时,不惜用生命来保卫社会主义的公共财物。 ☚ 国际主义 革命人道主义 ☛ 爱护公共财物taking care of public prope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