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爪哇人民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爪哇人民起义

爪哇人民起义Zhaowa renmin qiyi

1825-1830年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反抗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领导者是爪哇日惹王国王子蒂博尼哥罗,又称爪哇战争或蒂博尼哥罗起义。荷兰殖民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爪哇一般民众生活日益困窘,也极大地侵犯了当地封建主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爪哇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殖民者怨恨不满,各种形式的反抗连绵不断。蒂博尼哥罗由于其显赫的出身和坚定的不合作态度而逐渐成为日惹抗荷封建贵族集团的领袖,其拥有的领地也成为抗荷人士的聚集地。1825年7月,荷兰殖民当局以修公路为名出兵包围蒂博尼哥罗的住宅并企图逮捕他。蒂博尼哥罗当即组织人马杀出重围,并树起圣战的旗帜,号召人民起来反抗荷兰异教徒的统治。从贫苦农民到王公贵族闻风而从,几天之内达六万之众。起义军到处捣毁荷兰人的仓库、住宅、种植园、关卡,严惩殖民当局的贪官污吏,迅速控制了日惹的广大农村。殖民者被迫退守日惹和梭罗等重要据点。10月,蒂博尼哥罗建立伊斯兰教王国,自称爪哇正义之苏丹,整顿了起义军队。至1826年上半年,起义军控制了整个中爪哇和东爪哇部分地区。年底,对梭罗进攻失败,蒂博尼哥罗亦身负重伤。1828年3月,南旺地区的起义被荷军镇压,起义军逐渐衰落,参加起义的宗教顾问奇阿依·摩佐、亲王莽古甫美、将领申托特,以及大批封建主纷纷向荷军投降,亲王雅贝伊等相继牺牲。1830年3月,在停战谈判中,殖民当局背信弃义地拘捕了蒂博尼哥罗。起义失败。蒂博尼哥罗被流放到苏拉威西的万鸦老,后又转至望加锡。1855年死于流放地,留下一部《蒂博尼哥罗自传》。爪哇人民起义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运动的序幕。

☚ 东印度公司   伊朗巴布教起义 ☛
爪哇人民起义

爪哇人民起义Zhaowa renmin qiyi

1825—1830年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起义。18世纪中叶,印度尼西亚完全处于荷兰控制之下,使印尼人民生活日益痛苦,也损害了部分封建主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不断。爪哇日惹王国王子蒂博尼哥罗十分憎恨殖民者,逐渐成为当地抗荷封建贵族集团的领袖。1825年7月,荷兰殖民当局以蒂博尼哥罗拒绝在其领地上修公路为名,出兵包围其住宅,企图将其逮捕。蒂博尼哥罗突出包围,在伊斯兰圣战旗帜下,号召人民起义反抗荷兰异教徒的统治。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和王公贵族纷纷响应,数日内达3万人以上。起义军捣毁荷兰人的住宅、仓库和种植园,惩治殖民官吏,迅速控制了日惹的广大地区,并波及爪哇岛的中部和东部。10月,蒂博尼哥罗建立伊斯兰教王国,自称爪哇正义之苏丹。荷兰殖民者调集重兵围剿,并拉拢分化封建主,对起义军上层领导进行诱降。1828年3月,起义军在爪哇北部受挫,开始衰落。蒂博尼哥罗的主要助手、宗教顾问奇阿依·摩左等封建主相继叛变投降,起义军力量受到严重削弱。1830年3月,他与荷兰军进行停战谈判。殖民当局背信弃义地将他拘捕,起义失败。蒂博尼哥罗被辗转流放,1855年死于流放地。爪哇人民起义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序幕。

☚ 大陆政策   伊朗巴布教起义 ☛
000041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