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爆炸力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爆炸力学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和防护的学科。在中国,8世纪唐朝已有火药原始配方;10世纪宋朝以火药制作的火箭火炮用于军事;17世纪明朝宋应星明确指出火药可按配方不同而用于发射或爆炸,并科学地描述了冲击波现象。约在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军事上广泛应用。19世纪中叶开始火药大量用于采矿业。1846年硝化甘油发明后,A.B.诺贝尔制成几种安全混合炸药,并在1865年发明雷管引爆猛炸药实现威力巨大的高速爆轰,开创了炸药应用的新时代,并促进了冲击波和爆轰波的理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爆炸的力学效应引起许多著名科学家重视,G.I.泰勒研究了在炸药作用下弹壳的变形和飞散;T.von卡门等人研究了塑性波理论;Я.Б.泽利多维奇等人研究了爆轰波的内部结构,使爆轰理论得到巨大发展;Л.Д.朗道等人研究了爆轰产物的状态方程,推进了非定常气体动力学的发展;J.G.科克伍德建立了水下爆炸波的传播理论。原子武器的研制大大促进了凝聚态炸药爆轰、固体中的激波、高压状态方程以及强爆炸理论的研究。经过这一时期的工作,爆炸力学作为一门具有自己特点的学科终于形成。爆炸力学在军事、矿业、水利、交通、城市改造、国土整治、爆炸防护和工业安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爆炸力学 098 爆炸力学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60年代独立创建的一门新学科,是研究爆炸现象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控制、防护和应用的科学。从6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郑哲敏和在他指导下的一个研究集体,系统进行爆炸加工研究。1964年后,他们通过研究得出了爆炸介质既有流体的流动性质又有固体的强度性质的结论,提出了流体弹塑性的理论并用这个理论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他们比较好地阐明了爆炸成型的机理,总结出爆炸成型模型律。同时还建立了一系列的爆炸成型工艺理论。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已在我国建立了比较先进的爆炸力学、爆炸成型的实验手段,获得了一批可靠的爆炸参数数据。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逐步开展了爆轰学研究,以及水下、空中、地下、地面的爆炸效应,以及高速碰撞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 粒子物理 层子模型 ☛ 爆炸力学物理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和防护。在武器研制、矿藏开发、水利建设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爆炸力学研究爆炸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爆炸力效应的利用、控制和防护的一门学科。包括爆炸工艺力学、爆炸结构力学、穿甲力学和爆破工程力学等分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炸药或其他材料及其在周围介质里发生爆炸过程的应力波。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发展尖端武器、进行核试验和核防护,对各种常规弹药的研制,以及对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的探讨均有重要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