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又名丁沉透膈汤。白术三两,炒香附、人参、砂仁各一两,炙丁香、麦芽、煨肉豆蔻、白豆蔻、木香、青皮各半两,炙甘草一两半,沉香、陈皮、藿香、厚朴(姜炒)各七钱半,炒神曲、半夏(汤泡七次)、草果各二钱半。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气,胁肋胀满,心腹㽲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减少,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噫气吞酸,口苦失味等症。

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本方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又名丁沉透膈汤。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五膈宽中散加味而成。方由白术二两,香附(炒)、人参、缩砂仁各一两,丁香(炙)、麦蘗、肉豆蔻(煨)、白豆蔻、木香、青皮各半两,甘草(炙)一两半,半夏(汤泡七次)二钱半,藿香、厚朴(姜炒)各七钱半,神曲(炒)、草果各二钱半,沉香、陈皮各七钱半组成。(一方无丁香、白豆蔻,有白芷、槟榔各半两)。上药㕮咀,每服四钱,水二大盏,姜三片,枣一个,煎八分,去滓热服。现用法为用饮片,水煎服。功能降逆和中,健脾燥湿。主治中虚气滞湿阻之反胃,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即觉舒服,全身乏力,肢体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弱。
本方所治证属中虚气滞湿阻,饮食不化,气机逆乱所致。故从理气降逆,健脾化湿立法。方中丁香、沉香理气降逆,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炙甘草、大枣益气补中;厚朴、半夏、生姜、草果燥湿降逆;藿香、砂仁、白蔻仁化湿和胃,行气宽中,以助白术健脾燥湿之功;肉豆蔻、木香、香附、青皮、陈皮行气散满;更以神曲、麦芽消食和胃以化食滞。合而用之,行其气,降其逆,和其胃,补其脾,则反胃自除。本方为治疗中虚气滞,和降失常反胃的常用方。现临床上用于幽门痉挛或梗阻、神经性呕吐等属中虚气滞湿阻者。本方药物多苦温香燥,易伤津耗气,对久吐伤津、气阴两虚者,不宜单独使用。
丁沉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甘草(炙)、青皮(去穰,锉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蔻仁各五两,白术(锉,微炒)四十两,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黎勒(煨取皮)各十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裂)各二两半,麝香(别研)一两。上为细末,入麝香令匀,炼蜜和丸,如酸枣大,每服一丸细嚼,炒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服。功能理气和胃,温中健脾。主治中虚气滞有寒,脘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及反胃膈气,宿食留饮,胃痛霍乱,妇人血气脘腹痛。
丁沉透膈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 公丁香、广木香、沉香各60克,白术240克,香附、砂仁、党参各120克,草蔻、麦芽各60克,,陈皮90克,豆蔻60克,厚朴150克,藿香90克,青皮60克,法夏120克,甘草60克,神曲120克,草果60克,茯苓120克。水叠为丸,每服7.5克,用开水吞服。功能利气和中,健脾燥湿。主治腹部胀痛,反胃呕吐,吐出宿食不化,苔白腻,脉濡弱。
平安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公丁香、广陈皮、神曲、枳实、草果、木香、茯苓、山楂、玄胡、砂仁、盔沉香、麦芽、肉果、白术、槟榔、青皮、香附、蔻仁、母丁香各300克。共轧细面,炼蜜为大丸,丸重6克,每次一丸,白开水送下。功能理气和中,健脾消痞。主治胃脘疼痛,胸膈痞满,噎膈反胃,气逆不舒等。

☚ 沉香降气汤   理血剂 ☛
000042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