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爆炸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爆炸伤可爆物质爆炸所致的损伤。常见的爆炸物有手榴弹、雷管、炸药包、炸弹、高压锅炉。爆炸种类分为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爆炸损伤主要有:肢体断离或粉碎,距离爆炸中心愈近,肢体断离愈严重,组织抛射更远;烧灼损伤,毛发烧焦脱落,局部被烟熏及体表不同程度烧伤;弹体及爆炸物击伤、有挫伤、挫裂创、内脏破裂和骨折等;冲击波或气浪造成的脑震荡、脑组织出血、胸震荡等。 爆炸伤炸药等物爆炸时,瞬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极高爆温、强大冲击波和多量飞溅物所致的人体损伤。平时的爆炸伤多为意外事故。如煤气罐、锅炉、电视机、化工厂等发生爆炸或军训时手榴弹、炸药包等意外爆炸,但也有用炸药搞破坏、杀人或自杀的案件发生。爆炸可对人体形成多种损伤,其轻重程度与人身距爆炸中心的距离有关。人体处于爆炸中心部位时,常形成爆炸伤,身体全部或部分被炸碎,组织碎块四处飞溅。爆炸形成的冲击波伤常波及较大的范围,表现特点是外轻内重,多处损伤,发展迅速。在距爆炸中心1~2米或更远处,常由爆炸时的飞溅物 (如碎铁片、铁砂、雷管导火索、炸飞的玻璃碴等) 造成损伤,形成各类创伤或异物嵌入皮下组织及内脏等。距离爆炸现场较近时,可被爆炸时产生的巨大热量而烧伤,常出现在面向爆炸中心的一侧。此外,人体可被爆炸冲击波击倒而发生摔伤; 有时建筑物被炸倒塌可致挤压伤和砸伤; 通风不良时,爆炸产生的一氧化碳可致人体中毒。 爆炸伤explosion injury,detonation injury系火器伤的一种类型,是由爆作物爆炸作用造成的损伤。除造成机械性损伤外,可伴有物理性(高温、气压和气流)和化学性损伤。 爆炸伤 爆炸伤爆炸伤多见于战时,平时少见。多为火药库、化工厂、矿井、锅炉、煤气罐等的爆炸。与法医学有关的主要是炸药爆炸。爆炸多属意外事故,但用炸药搞破坏、他杀或自杀者有时也有发生。炸药按其用途及成分可分为起爆药、烈性炸药及发射药三种。其中烈性炸药威力大,破坏性强,为弹体装药的主要成分,但需要雷管诱发爆炸。炸药按其威力大小分为高级、中级及低级三种。高级炸药常用于装填炸弹和雷管;中级炸药主要用于爆破作业、装填炸弹和地雷等;低级炸药主要用于岩石、土壤爆破、装填地雷及制造烟花和鞭炮之用。低级炸药民用范围广泛,易于取得,爆炸案件多见于此类炸药。 冲击波损伤 皮肤呈波浪状或花纹状表皮剥脱和挫伤 爆炸物击伤 距爆心1~2m处,朝向爆心的这一面常可见到炸药包内的碎铁片、铁砂或炸药包装物的碎片(如手提包的拉链、铁环等)及雷管、导火索或其他携带物等。对人体能造成贯通创、盲管创或异物嵌入皮下组织及脏器等。距爆心较远的地方,由于冲击波的作用,使其周围物体破碎并呈高速度四向飞散,对人体常能形成严重的钝器伤、刺创或刺切创。这类损伤常见于无衣着遮盖的部位,如玻璃碎片造成颈部血管的刺切创,可引起急性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爆炸性烧伤 皮肤呈Ⅰ~Ⅲ度烧伤,颜面部有黑色烟灰沉着 烧伤 人体距爆心较近,于朝向爆心的侧面常可发生广泛性Ⅰ~Ⅲ度皮肤烧伤。头发、眉毛和睫毛被烧焦,皮肤可出现蜂窝状烧伤。低级硝酸铵炸药(木炭成分较多)可发生被烟熏变黑的情况,不易揩掉。有衣服遮盖部位烧伤程度较轻,尤其在有贴身背心和内裤部位可无或仅有轻度烧伤。爆炸瞬间,面向爆心方向,由于强光作用,常发生反射性眼睑紧闭动作,使眼部周围的鼻根部、眉间及眼眥部皱襞沟纹内皮肤无烧伤或烟灰附着,待肌肉松弛后,上述改变明显可见。此种现象为生前爆炸伤的证明。在爆炸后引起火灾则可续发Ⅲ~Ⅳ度烧伤或死后烧伤。 爆炸性烧伤 两眼睑、眉间及鼻根部皱襞沟内无烟灰沉着,为生前烧伤证明 摔伤 由于冲击波的力量,人体被冲击跌倒可发生摔伤,有时体表可无明显损伤,而内部发生严重的骨折或内脏破裂,重者迅速死亡。 房屋倒塌造成挤压伤 室内爆炸时,常于瞬间发生建筑物倒塌引起砸伤或外伤性窒息,类似地震灾害时所造成的损伤。 除上述各种损伤外,爆炸时爆炸物产生反应生成物或周围物品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毒气,若现场通风不良,一氧化碳浓度又高,可引起中毒。 爆炸现场及尸体的法医学检验 主要任务是确定爆炸中心或爆炸点,提取爆炸残留物和爆炸粉尘,研究死者与爆炸的关系等。爆炸中心是放置炸药的地方,于爆炸点的地面上常被炸成凹坑。悬空爆炸则地面爆炸痕迹较轻。爆炸现场中心部位尚可嗅到炸药气味。人体距爆心距离不同,其损伤性状或程度不同,需注意检验各种损伤的种类及性状。在爆炸中心部位的人体常被炸成碎块,飞扬至现场各处,但死者的衣、鞋、帽及携带物常遗留在爆炸中心附近,应注意寻找死者的衣物、工作证及其他票证,以判明死者身份。多数粉碎尸体需进行个人识别。此外,要注意检查尸体有无用其他手段杀死后伪装爆炸死亡的情况。爆炸尸体的碎块应尽量寻找,并分别注明碎块组织的名称、重量及所在位置距爆炸中心的距离,然后将尸体碎块集中,拼凑一起,分析是几个人的尸体,死者在爆炸前所处的位置与爆炸源的关系。如果爆炸源在死者身上,则应研究爆炸源在死者的什么部位(如手提、背在肩上、抱在怀里或是脚踏等)。并应分析炸药包装情况,计算炸药威力多大,这对分析判断爆炸案件的性质,属他杀、自杀或意外灾害有一定意义,并可查明谁是肇祸者。注意检验死者是否因爆炸死亡; 或他杀后凶犯利用爆炸手段毁尸灭迹或伪装灾害的情况。因此,应注意尸体有无其他损伤或死后炸伤等现象。 ☚ 枪弹创 头部损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