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就(那末)……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❶ 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去。(田汉《梅雨》) ❷ 这个女人一天若是不骂街,就好象失了体面。 (何士光《乡场上》) ❸ “营业证!我要验验你的营业证!”女经理的手没有缩回,“若是没有营业证,就叫我们的职工来收你的摊子!”(古华《芙蓉镇》) ❹ 在崔明看来,他上电大,是为了白琳;若是退学,就等于失去白琳。(达理《除夕夜》) 有时,后边分句用连词“那末”呼应,申说跟上文的假设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❺ 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