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燭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燭龍燭龍(烛龙)Zhúlóng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唐书》注云: “吐蕃有烛龙氏。”未道其详。 燭龍鍾山之神。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在西北無日之處,人面龍身,御燭以照幽明。見《山海經·大荒北經》等書。張衡《思玄賦》:“速燭龍令執炬兮,過鍾山而中休。” 燭龍龍(龙)(1次)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龙之名。据《山海经·大荒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注曰:“即烛龙也。”古代神话传说,北方有幽冥之地,太阳照不到,而由烛龙来照耀。~何照《天》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燭龍1 燭龍1 zhúlóng 亦稱“燭陰”、“逴龍”。神話中神名,居西北冥寒無日之山,主晝夜寒暑及風雨之變,其特征有類於後傳之開闢神。其說始於先秦。《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長千里,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又《海外北經》:“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爲晝,暝爲夜,吹爲冬,呼爲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爲風,身長千里。在無䏿之東。其爲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郭璞注:“燭龍也,是燭九陰,因名云。”袁珂校注:“說者謂此神當即是原始的開闢神……信然。”《楚辭·天問》:“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赩只。”洪興祖補注:“疑此逴龍即燭龍也。赩,許力切,大赤也。”《太平廣記》卷八十一引《梁四公記》:“杰公嘗與諸儒語及方域,云:……北至黑谷之北,有山極峻造天,四時冰雪,意燭龍所居。晝無日,北向更明,夜直上觀北極。”按:此極峻造天之山,蓋本諸古傳委羽之山,合鍾山爲一,實則鍾山在委羽西北,爲委羽所蔽而不見日。此云“意燭龍所居”,少舛於古。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鍾山 > 燭龍2 燭龍2 zhúlóng 即鍾山。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太陽 > 燭龍 燭龍 zhúlóng 亦稱“龍燭”。本爲傳說中銜火照天之神龍,借指太陽。唐·劉禹錫《觀柘枝舞》詩:“神飇獵紅蕖,龍燭映金枚。”唐·佚名《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照耀兮驪珠潛吐,曭朗兮龍燭忽生。”清·俞正燮《癸巳存稿·燭龍》:“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煴燠。’……燭龍,即日之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