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丹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丹参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紫丹参、红根、血参根。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生于山野阳处。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山西、陕西、甘肃、广西等地。自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采挖最宜。 将根挖出,除去泥土、根须,晒干。干燥根茎顶部常有茎基残余,根茎上生1至多数细长的根。根略呈长圆柱形,微弯曲,有时分支,其上生多数细须根,根长约10~25厘米,直径约0.8~1.5厘米,支根长约5~8厘米,直径约2~5毫米,表面棕红色至砖红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皱或栓皮,多呈鳞片状剥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带角质或纤维性,皮部色较深,呈紫黑色或砖红色,木部维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排列。 气弱,味甘微苦。主产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 此外,尚有下列几种植物的根,有些地区亦作丹参使用: 拣净杂质,除去根茎,洗净,捞出,润渣后切片,晾干。炒丹参:取丹参片放入锅内,以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味苦,性微温,无毒。入心、肝经。 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内服:煎汤,4.5~9克;或入丸、散。 外用:熬膏涂,或煎水熏洗。无瘀血者慎服。 ❶ 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丹参12两,细切,以清酒5升,煮取3升,温服1升,日3(《千金方》)。 ❷ 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丹参、益母草、香附各9克。水煎服。 另分离出丹参醇Ⅰ和丹参醇Ⅱ。此外尚含维生素E,效用和麦芽相当。药理实验表明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白鼠表现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环己烯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试管内能抑制某些致病性真菌及霍乱弧菌的生长。 煎剂对离体及在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并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麻醉猫及家兔均能产生降压作用(平均降低30毫米汞柱左右,但均可迅速恢复),此作用可为阿托品所阻断,与心得安不产生协同;丹参煎剂给兔灌胃,显示能缩短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 ❺ 其他作用:丹参煎剂0.5克/公斤对家免肌肉注射有降血糖作用,可持续至5小时之久。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丹参注射液36.7±3.8克/公斤,复方丹参注射液为61.5±5.26克/公斤。 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此二剂达临床应用量40~80倍亦无毒性反应;每天给家兔静脉注射临床用量的20~30倍连续14天,也未观察到毒性反应,而且对于血象,肝、肾功能,体重亦无不良影响,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未见特殊变化。临床报道❶ 治疗迁延性、慢性肝炎:据分析,丹参对迁延性和慢性肝炎能改善肝脏生理机能、促进肝脾回缩和变软的原理,可能是由于丹参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使肝内血液循环改善,增加肝细胞的营养和氧的供给。又认为丹参能活血祛瘀,对消除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丹参应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未见明显疗效。 丹参配合茵陈,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有效率高达98.5%。 对肝炎、溃疡病、高血压病、肾炎等忌用。 ❸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本品似对病期较短,病情较轻者易于见效。 如配合合理的饮食与休息,必能提高疗效。 另以丹参、降香制成复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