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燕喜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燕喜台

又称宴喜台。在安徽砀山县城郊。台上有亭,台下有华池,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高适游砀山,县令刘某于燕喜台设宴招待。李白写下《秋夜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即指此。

燕喜台

燕喜台

又名宴喜台。位于县城东。据旧志记载,燕喜台始建于汉,梁孝王刘武所筑。原名雁池,唐改名燕喜。台下华池,水清平似镜,“华池邀月”是砀山胜景之一。唐天宝三年(744),李白曾与邑令刘砀山泛舟于此,赋诗《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中有“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句。燕喜台因此名声益著。宋政和三年(1113),真州知府李釜书刻“宴喜台”碑。石碑高1.75米,宽0.8米,竖于台侧。元延祐三年(1316),宴喜台改为谯楼,碑刻移县治前。今台亭已废,碑刻尚存。

☚ 6. 砀山县   7.淮南市 ☛
燕喜台

燕喜台

又名宴喜台,在砀山县城东。据旧志记载,燕喜台始建于汉朝,是梁孝王刘武所筑。原名雁池,唐改名燕喜。有台,有亭,台下有池名华池,“华池邀月”是砀山八景之一。唐天宝三年(744),诗人李白在朝中受谗,“赐金还山”后,曾与邑令刘砀山泛舟于此,留有《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一诗,有“明宰试舟辑,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句。自此,燕喜台名声益著,一些名人也前来游览吟咏。宋政和三年(1113),真州知府李釜书“宴嬉台”刻于石碑,碑高1.75米,宽0.8米,竖于台侧。元延佑三年(1316),宴喜台改为谯楼,碑刻移县治前。今台、亭、华池均废,碑刻尚存。

☚ 章华台   六角楼 ☛
000032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