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熬波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熬波图 《熬波图》是记录宋元时代海盐生产技术的重要专著。全书共收图画52帧,图各有说。绘著于元至元年间,至顺元年 (1330)开始刻版。本书为《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著录。现存图47帧,配以诗文,《吉石庵丛书》、《上海掌故丛书》均收入,《雪堂丛刊》本只收录诗文无图。 历来均称陈椿为《熬波图》的作者。然而,陈椿在《熬波图》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该书原作者,是另一位“名守义,号鹤山”的人。陈椿,元代天台人,生卒年不详,曾做过华亭县下砂盐场盐司的官吏,熟悉浙西盐事。据陈椿讲,守义出身于南宋建炎以来浙西华亭下砂的一个盐官世家。至元丙子(1276)即南宋德祐二年,当元军占领浙西时,守义“辅圣朝开海道”,当了元军的“运粮千户”。守义“深知煮海渊源,风土异同,法度始终,命工绘为长卷,名曰《熬波图》,将使后人知煎盐之法,工役之劳,而垂于无穷”。值得注意的是,守义主持绘著《熬波图》之前,曾经参考过另外一部制盐专著——淮南人陈华著《通州煮海录》。该书成书约为南宋初期,载有“削灰,刺溜、澳卤、试莲、煎盐、采薪之大略”,以及通州五个盐场的位置。守义认真捧读了这部南宋时期的制盐专书,大约是嫌《通州煮海录》记述 “未详”,才开始另行绘著其《熬波图》。因此,《通州煮海录》可说是《熬波图》的某种前身。守义死后,陈椿曾专程拜访其子——讳天禧,号敬斋。天禧“出示其父所图草卷”,陈椿大为赞叹: “披览之余,了然在目,如示诸掌。……今观斯图,真可谓得其情备而详矣。”该草卷之不足,只是“浙东竹盐之殊,改法、立仓之异,犹未及焉”。天禧委托陈椿作些补充,“略者详之,缺者补之”,然后付印,刊行问世。陈椿在《熬波图》序言中特别声明,表示绝无掠功窃名之意;自己所为,无非是“上以美鹤山(守义)存心之仁,用功之勤;下以表敬斋(天禧)继志之勇,托付之得人也!”应当充分肯定陈椿对《熬波图》著作权的磊落态度。后世将《熬波图》一概列于陈椿名下的做法,不仅不符事实,湮没了该书的真正作者,而且与陈椿补刊《熬波图》的本意,亦深相悖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熬波图》作者守义,误为其兄守仁,也应予订正。 今传《熬波图》共为47幅图画,每幅都配有文字说明和诗歌题咏,细腻而形象的记录海盐的整个生产环节。分析47幅图画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10组,每一组表现一种工序:1. 盐场基本建设,及各种辅助设施的创置,即各团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团内便仓;2. 引取卤源,即开河通海、坝堰蓄水、就海水潮、筑护海岸、车接海潮、疏浚潮沟;3.推场与取灰,即开辟摊场、车水耕平、敲泥拾草、海潮浸灌、削平取土、撑水泼水、出扒生灰; 4. 晒灰,即担灰摊晒、筿灰取匀、筛水晒灰、扒扫聚灰;5. 淋灰,即裹筑灰淋、筑垒池井、蓄池井屋、担灰入淋; 6. 试卤,即淋灰取卤;7. 储运燃料,即樵斫柴薪,束缚柴薪、砍斫柴、塌车𨎿车、 人车运柴、𨎿车运柴; 8. 转输卤水, 即卤船盐船,打卤入船、押载运盐、打卤入团,上卤煎盐;9.灶盘煎炼,即铁盘模样、铸造铁柈、砌柱承柈、排凑盘面、炼打草灰、装泥柈缝;10. 撩收成盐,即捞洒撩盐,乾柈起盐、回收散盐、起运散盐。 前文提到的《通州煮海录》将南宋时的海盐生产分为六道工序: 削灰、刺溜、澳卤、试莲、煎盐、采薪。《熬波图》比之更详尽、更细腻,它既反映了宋代海盐生产技能的进步,又将这些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为后世制盐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熬波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盐技术工艺,已从较粗陋简略的阶段,进入了较精细系统的阶段。同样的,《熬波图》作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盐业史专著之一,为研究宋元制盐技术演变史保存了珍贵的史料。 目前,对《熬波图》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其中以日本学者吉日寅教授的研究具代表性,他已出专著《元代制盐技术资料〈熬波图〉研究——附〈熬波图〉译注》(汲古书院,1983)。这些研究大多注重于宋元海盐生产技术发展史方面。 熬波图 熬波图古代海盐技艺著作。一卷。元陈椿撰。陈椿(生卒年不详),浙江天台人。曾任上海松江下砂场盐司提干。前下砂场盐司提干瞿宁仁、守义兄弟,“深知煮海渊源,风土异同,法度终始,命工绘为长卷,命曰《熬波图》,将使后人知煎盐之法,工役之劳,而垂于无穷也”(陈椿《熬波图序》)。陈椿鉴其“浙东竹盘之殊,改法立仓之异犹未及焉……敬为略者详之、阙者补之”(同上),于元至顺元年(1330)补撰成《熬波图》。 ☚ 农桑撮要 救荒本草 ☛ 熬波图一卷。元陈椿撰。椿天台 (今属浙江)人。生平未详。此书为元统中作者为下砂场盐司时,据旧图补成。分“各团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等47图,每图各有说明,并附以诗。凡晒灰打、运薪试运等方法具载。诸图颇工,《永乐大典》所载,已经传摹,尚存矩度。原缺5图,世无别本,不可复补。是研究元代盐业生产的重要资料。原书已佚,《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另收入《雪堂丛刊》中,无图,题名 《熬波图咏》。 熬波图 《熬波图》亦作《熬波图咏》。书名。一卷。元陈椿撰。椿,天台(今浙江天台)人。是书据浙西下砂盐场世官唐守义所作《熬波图》草卷写成。唐守义深知煮海渊源及有关技术, 为使后人知煎盐之法和工役之劳, 故命工绘为长卷, 未能完成。文宗天历年间(1323—1330), 陈椿于下砂场盐司为吏, 访唐守义之子而得草卷。在此基础上陈椿作了添详补缺的整理, 于至顺元年(1330)始得大备。顺帝元统二年(1334)刊刻流布。书中对煎盐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和辅助环节以四十七幅生动的图画和精炼的文字, 作了详尽的表述, 是中国制盐的重要历史文献。 ☚ 治河图略 梓人遗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