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理矛盾
指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由相反两极构成的矛盾的心理现象。 文学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是多因素的复合体,存在著由相反两极构成的矛盾心理状态。如动物性与社会性、肯定性与否定性,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等等,显然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的人物之中。文学作品人物的心理矛盾可以概括为二种形态: ❶ 两种欲求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对抗和斗争。例如巴弗奴斯(法朗士《黛依丝》)对基督和黛依丝都怀著深挚的爱,两种爱水火不容。献身基督就要埋葬对黛依丝的爱;满足对后者的情欲就必须背叛前者。于是人物内心激起了两种心理力量的惊心动魄的搏斗。 ❷ 两种矛盾著的心理力量统一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同一行为。例如于连(司汤达《红与黑》)对瑞椰夫人的爱,一方面出于一种利害的盘算,另一方面又怀著真诚。之所以存在这种矛盾状态,是因为人的行为往往存在著多种动机。第三,正、反两种欲求、两种心理力量在不同的时空轮流占主导地位,由此及彼,交换推移。在茨威格《马来狂人》所刻画的欧洲医生这个人物身上,随著时空的变化,善与恶的欲求交替著主宰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