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熊克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熊克武1884—1970

四川井研人
同盟会员。1915年,在云南与蔡锷等组织护国军,任川、滇护国军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字:锦帆
化名:刘一峰、刘济川、陈国樑、陈颐丰

熊克武1884—1970

字锦帆,四川井研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参加广州黄花岗之役。辛亥革命后,任蜀军政府第五师师长。“二次革命”时,任川东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亡国外,曾参加欧事研究会。1915年在云南参与组织护国军,任川、滇护国联军总司令。1918年任四川督军、靖国军总司令。1924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任四川讨曹(锟)、吴(佩孚)军总司令。1925年被蒋介石囚于虎门。192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在广州参与反蒋活动。1935年后,曾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委。1949年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建国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1970年9月2日在北京病逝。

熊克武

熊克武二三事
忆二哥熊克武顾全大局不断进步的一生
识大体顾大局的革命老人——纪念熊克武同志
诞辰一百周年
韩省之
熊达成
屈 武等
团结报1985年12月21日
团结报1985年12月21日
人民日报1985年12月26日
在熊克武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熊克武(1884—1970)
习仲勋
于翔麟 关国煊
人民日报1985年12月27日
*传记文学1981年38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395页
熊克武
熊克武(1885—1970)
熊克武
贾逸君
张敏孝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军事第119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68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人物传记
辞典第5分册第103页
在四川从事军政工作十年的回忆熊克武口述 熊达
成整理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76页
熊克武
熊克武
熊克武
虎门蒙难记
马宣伟 周富道
广西统计局
厂 民
熊克武口述 熊达
成整理
四川近代人物传第1辑第93页
古今广西旅桂人名鉴(旅桂部分)第157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78页
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40页
蒋、汪扣捕熊克武及其总部人员之经过
熊克武十年军政工作回忆录
辛亥前我参加的四川几次武装起义
熊克武
黄爵高
熊达成笔录整理
熊克武
余牧人
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49页
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177页
辛亥革命回忆录(三)第1页
党国名人传第203页

熊克武

熊克武传
熊克武与建国联军川军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215)熊
克武应改标为(1885—1970)
周富道 马宣伟
马宣伟
王学庄
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287页
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2期
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熊克武晚年的工作与生活
熊克武广州被扣原因分析
熊克武(1885—1970)
孙中山的忠实战友熊克武
熊克武(1885—1970)
熊克武(1885—1970)
熊达成
贾国雄
汪 新主编
何一民
廖盖隆等主编
京声 溪泉
成都史志通讯1990年3期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9年3期
中国民主党派名人录第49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1卷第665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931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384页

熊克武1885——1970

字錦帆,四川井研人,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生。早歲入日本東斌陸軍學校。1905年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員。不久,爲抗議日本政府頒布《取缔清國留學生規則》離日歸國,赴上海。1907年受命爲四川省同盟會主盟人,遂返回四川,参加領導江安、瀘州、成都等武装起義,均失败。1909年復聯络同志,發動廣安、嘉定起義。1911年4月,参加廣州黄花崗之役; 武昌起義後,在上海組織蜀軍入川,任蜀軍總司令。1912年3月,率軍抵重慶,重慶鎮撫府總長夏之時任為镇撫府師長; 9月授陸軍中將; 12月兼任臨時稽動局調查員。1913年7月,袁世凱任為四川陸軍第三師師長; 8月在四川宣布獨立,任四川都督兼四川討袁軍總司令,失敗後逃往南洋。1915年10月回上海; 12月反對袁世凱稱帝,赴雲南與蔡鍔等組織護國軍,任川滇護國聯軍總司令。1916年8月,任重慶镇守使; 9月北京政府任為川邊镇守使。1918年1月,任四川靖國軍總司令; 3月孫中山任爲四川督軍。1920年4月,辭去四川督軍職務;5月復職,廣州國會補選爲政務總裁;12月北京政府任為四川省省長,並辭四川督軍職務。1921年1月,通電不承認北京政府,任爲四川省省長,主張自治。1923年6月,被孫中山任命爲四川討賊(曹錕、吴佩孚)軍總司令。1924年1月,任國民黨第一届中央執行委員;3月被楊森軍打敗後,入粤;10月孫中山任爲建國川軍總司令;同月,蔣介石以“通逆”罪名將其扣留。1925年11月,國民黨西山會議派召開之一届四次全會選為廣東執行部執行委員。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其開除出黨,後獲赦免。1927年9月,任國民政府委員。1931年11月,黨選國民黨第四届中央執行委員。1934年隱居香港。1935年11月,任國民黨第五届中央監察委員。1943年10月,任國民政府委員。1945年5月,任國民黨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同年雲南省政府雲南首義謢國史编纂委員會聘爲名譽主任委員。1948年當選爲行憲國民大會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届代表及常務委員會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1970年9月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5歲。

熊克武

 四川井研人。字锦帆。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被举为评议员。1907年受命为四川同盟会主盟人,参与领导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投身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后任蜀军总司令、第五师师长,驻重庆。参加二次革命,事败逃亡日本。1914年参与组织欧事研究会。次年回国,参加护国运动。1918年驱逐刘存厚,任四川督军。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当选中央执行委员,翌年被蒋介石囚禁于虎门。1935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建国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1970年9月2日在北京病逝。

熊克武1885~1970

字锦帆,井研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 冬赴日留学,入东斌学堂学军事。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八月加入同盟会,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十二月回国。次年初在上海集资办“中国公学”,作为同盟会的联络站。同年冬奉命返川,开展武装斗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十月在江安、泸州组织武装起义,失败后赴成都,密谋举义,事泄未果,走宜宾又遭失败。次年赴日本,购回械弹,发动广安武装起义,事败,离川去上海,转赴香港。宣统三年 (1911年) 参加广州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蜀军北伐军总司令,后奉命率部抵重庆,任蜀军第一师师长,旋改任四川陆军第五师师长,驻重庆。“二次革命”爆发,任四川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往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旋赴南洋追随黄兴。袁世凯称帝,赴昆明参与讨袁护国之役,任四川招讨使。护国战争胜利后被委为第五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1917年12月通电护法,次年就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击败川督刘存厚,攻克成都,通电以靖国军总司令兼摄四川军民两政,旋任四川督军。1920年联合刘湘等川军驱逐滇黔军出川,与刘湘等倡导四川自治。1922年又与省联军联合击败第二军刘湘部。次年被孙中山委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1924年春,其部被刘湘、杨森、邓锡侯、陈国栋等击败,出川到湖南常德。旋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委为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1925年孙中山逝世,率部赴广东参加北伐,被蒋介石扣留,囚于虎门。1927年3月被释放。1938年由沪回成都,参加编撰 《四川国民党史》; 支持地方实力派,抵制蒋介石; 参加策动川西起义,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熊克武1884—1970

字锦帆,四川井研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曾任川、滇护国联军总司令、四川督军、四川讨曹(锟)、吴(佩孚)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熊克武1864~1970

爱国将领。字锦帆。四川井研人。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曾任四川督军,四川讨袁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70年病逝。

熊克武1881或1885—1970

字锦帆。近现代四川井研人。早年留学日本,倾向革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加同盟会。归国后于三十三年担任四川省同盟会主盟人。参加并领导了江安、泸州、成都、广安、嘉定等武装起义。宣统三年(1911)参加广州黄花岗之役。辛亥革命后,历任川军第5师师长、四川讨袁(世凯)军总司令、四川督军、四川讨贼(讨伐曹锟)总司令和国民党政府委员、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等职。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

熊克武

熊克武

字锦帆,四川井研人,1884年生。毕业于日本东斌陆军学校。1905年参与创建中国同盟会,任东京总部评议员,同年回沪活动。1906年回四川先后发动江安、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起义,均失败。1911年4月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赴日本。武昌起义后在沪组织蜀军入川,任民军第五镇统制、蜀军总司令、重庆蜀军政府军务部长。1912年任蜀军北伐总司令,同年9月19日被补为中将。1913年7月27日袁世凯任其为陆军第三师师长。是年8月4日宣布重庆独立,任四川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赴日本,在东京组织欧事研究会。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川滇护国联军总司令。1916年随蔡锷入川,8月任重庆镇守使、川北镇守使兼川军第五师师长。后参加护法运动,1918年1月9日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6月任四川督军。1920年5月14日任广州护法军政府政务总裁。是年12月30日任四川省省长。1922年12月2日任中国国民党四川支部筹备处主席。1923年6月4日任四川讨贼军总司令,抗击邓锡侯、杨森联军。失败后率余部居留川南。1924年孙中山任其为四川建国军总司令。1924年1月30日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此后曾因与陈炯明勾结之嫌被捕,1927年春释放。1927年至1931年三度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抗日战争期间仍任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11月当选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1945年5月当选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及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8年3月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与刘文辉等通电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一至三届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1970年9月2日在北京病逝。

☚ 熊仲韬   熊养和 ☛
000057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