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焦湖庙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焦湖庙祝 焦湖庙祝即《玉枕》。 ☚ 玉枕 沈怀远 ☛ 焦湖庙祝 焦湖庙祝亦题《柏枕幻梦》、《汤林》。南朝宋志怪小说。刘义庆撰。原载《幽明录》。《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太平广记》卷二八三、《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六皆引载(文各有异)。鲁迅《古小说钩沉》、郑晚晴校注《幽明录》均辑录。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王金盛《历代微型小说选》均选录。小说叙写:焦湖庙祝(管理香火的人)有一柏木枕头,用了三十多年,枕头后边裂了一个小孔,县民汤林(一作“杨林”)经商过此地,到庙中祈福。庙祝让汤林钻进枕后小孔里。汤林进去后只见红漆大门、用美玉建造的宫殿楼台,远比世间富丽。赵太尉接见了汤林,并给他成了亲,生了四男二女。选汤林做了秘书郎,不久又升为黄门侍郎。汤林在枕内没有回归想法,后来做了违忤皇上意旨之事,于是被庙祝叫了出来。他说在枕中经历了许多年,而实际上只是倾刻之间的事。作品通过对汤林在枕中所经历的富贵生活的描述,讽刺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思想,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小说主人公汤林枕中经历了短暂的一生,娶妻——生子——升官,这样的人生三部曲,典型地展现了一般封建士人的生活追求。然而正当他官运亨通、富贵显赫之时,却突遭“违忤之事。”作者虽然未明说他被勒令出枕的缘由,但其妙正在不言中。刘宋时期,政治斗争复杂尖锐,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尤为激烈,官场失意,宦海沉浮乃为常事,作者正是借汤林遭“违忤之事”,来表现他这位临川王对险恶政局的忧患,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反感。虽然也有富贵如梦、人生无常思想的流露,但也含有反对黑暗政治的思想倾向。小说成功地运用了讽刺手法。但在具体行文中,作者却笔下藏锋,既没有诙谐或尖刻之语,也无热嘲或冷讽之言,而是寓针砭于生动的描写之中,在娓娓动听的叙说中,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幻诞离奇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在梦幻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中,讥讽之意自然流露。作品构思精巧,虚实相生。人入枕中,实属虚幻;而且还有楼台亭阁,颇为离奇;进而又在其中娶妻生子、为官做宦,更是幻诞。但这在生活逻辑上,却有着真实的社会基础。枕中之事,乃是封建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故而有其强烈的现实感。巧妙的是,作者把这种士人追求功名富贵的真实心理,寓于虚幻怪诞的故事之中,行文扑朔迷离,是梦非梦,说奇又不奇,其人其事似乎近在眼前,而故事本身又虚无缥缈,以虚写实,实中见幻,发人深省,引人入胜。这则故事,流传千余年,仿作颇多。唐沈既济采此事撰为《枕中记》,写卢生入枕中幻梦,比本篇描写更细致,并增添了“卢生欠伸而悟,主人蒸黍未熟”的情节。元马致远、花李郎、李时中又据《枕中记》的情节各演为《黄粱梦》杂剧。明谷子敬《枕中记》、车任远《邯郸梦》、佚名氏《三化邯郸》杂剧和徐霖《枕中记》传奇皆脱化于此。汤显祖据此编成《邯郸梦》,成为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又将此故事推衍为《续黄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游仙枕》,载龟兹国献奇枕,枕之能梦游十洲三岛之事,当是“柏枕”故事的变异。 ☚ 赵泰 柏枕幻梦 ☛ 焦湖庙祝 焦湖庙祝中国古代神话。孔广陶校注本《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幽明录》:“焦湖庙祝有柏枕,三十余年,枕后一小坼孔。县民汤林行贾,经庙祈福,祝曰:‘君婚姻未?可就枕坼边。’令林入坼内。见朱门琼宫瑶台,胜于世。见赵太尉,为林婚,育子六人,四男二女。选林秘书郎,俄迁黄门郎。林在枕中,永无思归之怀,遂遭违忤之事。祝令林出外间,遂见向枕。谓枕内历年载,而实俄忽之间矣。” ☚ 嵇康 猴玃 ☛ 焦湖庙祝初唐四杰王勃有千古佳句流传于世,其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词采绚丽,对仗工整,气势奔放自由。虽为骈体,却无铺排之病,把个《滕王阁序》写绝了。文章中提到的“豫章故郡”,即今江西省南昌及周围县市,古城临川即为其所辖。“物华天宝”可另当别论,然以“人杰地灵”而言,古临川却恰如其分,特别是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明代,这里出了个大文学家,姓汤名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出身书香世家。曾以神灵梦感的形式来展开故事情节而创作了四部剧作,曰:“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号称“临川四梦”,均为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虽汤氏自云:“一生得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然其余三部的成就及影响却也不可低估。特别是后两梦,由于刻意描写人生无常,宦海沉浮,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对现实的嘲讽,也颇为成功。探其后两梦之根由,竟来源于唐人李公佐所作《南柯太守传》和沈既济撰《枕中记》这两部传奇。李、沈之文,却又本于南朝刘义庆《幽明录》中“焦湖庙祝”中柏枕梦灵的故事。这位刘义庆,虽原籍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却以其宗室之贵袭封于临川为王。 刘义庆所撰《幽明录》,目前仅遗有二百六十六条,收入鲁迅《古小说钩沉》,余皆散佚。存者约有四分之一系集录于前人的创作。“焦湖庙祝”一则即采自晋干宝《搜神记》。《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六《庐州合肥县焦湖庙》记此事,其文如下: “焦湖庙有一柏枕,或名玉枕,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边,因入坼中。遂见朱楼琼室,有赵太尉在其中,即嫁女与林。生六子,皆为秘书郎。历数十年,并无思乡之志。忽如梦觉,犹在枕傍。林怆然久之。” 与刘文相比,单从字面上看,仅有小异,如“汤林”作“杨林”、“柏枕”或云“玉枕”,然仔细琢磨,二者差异还是不小的。刘文当更成熟一些。 刘义庆作“焦湖庙祝”,所言之事乃记贾客汤林,去焦湖庙祈福。庙祝与其有一小裂孔的仙枕。汤林遂进入其中,见到了“胜于世”的“朱门、琼宫、瑶台”,并娶显贵赵太尉之女为妻,“育子六人”,“迁黄门郎”。可谓春风得意之极。然乐极生悲,正在汤林“永无思归之怀”时,突遭“违忤之事”,于是一切好景化为乌有。汤林发现,自己仍在枕旁,大有“洞中数十载,世上方俄忽之间”的感慨,真是人生如梦。 “焦湖庙祝”的故事,通过贾客汤林进入仙枕后所经历的梦幻式的富贵生涯,十分清楚地反映了一般封建士人热衷于追求功名富贵的思想。尽管故事虚幻,近于志怪,但在心理发展和生活逻辑上,却有着真实的社会基础。不难想象,“出将入相”、娶贵人女,享尽荣华富贵对一般士人的刺激该是多么强烈。然而作者用心却不仅在于表现,更主要在于通过表现这种思想,隐约而曲折地对此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且十分无情。看,好端端一个“黄门郎”、“赵太尉之乘龙快婿”,正是红运大走之时,却突遭“违忤之事”,于是“祝令林出外间”,这哪里是走出枕外,分明是剥夺了热心追求功名利禄的贾客汤林飞黄腾达的权利,使之与其绝缘。而汤林也发现自己仍在枕旁,哪还有什么“琼楼、玉宇”,更不见娇妻幼子,黄门郎再也当不成了。不知汤林至此是否大悟大彻?反正刘义庆对此是心如明镜一般:人生不过一场梦。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近乎荒谬的绝妙描写,既对此进行无情的嘲讽,也表达了自己的厌恶之情。对于身为宗室贵胄的临川王来说,也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刘宋时期,政治斗争颇为激烈,因此,官场失意,宦海沉浮属常见之事。刘义庆对这种险恶的政治局面和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丑态显然是十分反感的。在“焦湖庙祝”中,作者借汤林遭“违忤之事”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较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官场尔虞我诈的理想。虽然不可避免地流露了“人生如斯梦”的消极情绪,表白了他人生无常的思想,但基于对现实的不满,使得作品中也偶有理想的光辉闪耀。小说中并未言及汤林因何故而遭致“违忤之事”,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作者的叙述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而想象出来,得出正确结论。 “焦湖庙祝”一文,虽由《搜神记》脱胎而出,成就却明显高于后者。内容已如前述,艺术特色亦有发展。 借仙枕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搜神记》已开先河。然“焦湖庙祝”没有停留在一般的照录上,而着意赋予其新的内容。虽为浪漫主义佳作,却有着极强烈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寓于虚无缥缈之中,就使得故事本身更引人入胜,扑朔迷离。到枕中一游,已属幻想,而居然又可见到楼台亭阁,且“胜于世”。汤林此游,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然而突遭变故,闹个一场空。是梦非梦,似幻非幻,原来人生不过如此,世间万事也不过如此。故事自然是虚构的,但却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其人其事近在眼前,生活中确有其事,但由于采用了幻想的形式和新颖的题材,使得故事本身显得实在而又渺茫,实中见幻,平中见奇,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为了表达自己对宦海风波的反感和厌恶之情,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讽刺手法,使得主题更为鲜明生动。但在文中,作者并没有依赖于诙谐的语言和明显的讽刺手法,而是借助叙述和描写,在现实与虚幻变化万端中,将一个近似荒诞而又有着深刻现实基础的故事娓娓动听地交给读者,然结尾,在高潮处,突然给主人公安排了一个悲剧结局,于是一切一切均归于消失而不复存在。封建士人刻意追求的官场生活数十载,不过是人世间的一瞬。荣华富贵竟然不过梦幻一场,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讽刺的效果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至于“焦湖庙祝”的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写、精采的对话、叙述方法的得当等艺术特色,一如刘义庆一贯为文,故不赘述。 正因为如此,“焦湖庙祝”的故事才被后人所接受,并有所发展,直接影响了唐传奇、元曲和明代戏剧,成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取材的昆山邓林,也就不足为怪了。 焦湖庙祝刘义庆 焦湖庙祝有柏枕,三十余年,枕后一小坼孔。县民汤林行贾,经庙祈福。祝曰: “君婚姻未?可就枕坼边。”令林入坼内。见朱门、琼宫、瑶台,胜于世。见赵太尉,为林婚。育子六人,四男二女,选林秘书郎,俄迁黄门郎。林在枕中,永无思归之怀,遂遭违忤之事。祝令林出外间,遂见向枕。谓枕内历年载,而实俄忽之间矣。 《焦湖庙祝》出自南朝刘义庆编著的志怪小说集《幽明录》。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等职。他好文学,多著述,身边聚集着一批有名文士如袁淑、鲍照等。《幽明录》外,他还著有小说《世说新语》、《宣验记》等。《幽明录》二十卷(一说三十卷),隋唐流传,宋代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得二六五条,书名取义于《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该书内容绝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士民僧俗的奇闻异事。 “黄粱美梦”这一成语,也有不少人知道它出典于唐朝沈既济的传奇文《枕中记》,而《枕中记》是导源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恐怕知者甚少。《焦湖庙祝》记录了一个梦,这个梦是由出门经商的县民汤林在焦湖庙内庙祝珍藏了30年的柏木枕头上做的。汤林进入枕后的一小孔内,看到了一个繁华的世界,遇到了赵太尉——那是个大官,从汉魏以来太尉兵权在握,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结果汤林做了赵家的乘龙快婿,生了四儿两女。又当了官,从秘书郎很快爬上黄门郎。这时的汤林娶到贵妻,有了子嗣,做上高官,“爱情事业”双丰收,可谓春风得意,乐而忘返。哪知官场险恶,他好景不长,“遂遭违忤之事。”“违”是违背,“忤”意不顺从,大概是得罪了上司或者是冒犯了皇帝老儿,丢官自不可免,甚至要掉脑袋。在这危急关头庙祝唤醒了他,原来是枕上一梦,梦中数载的荣光,实际上只弹指一挥间。 联系小说产生的时代看,《焦湖庙祝》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鉴赏价值。两晋以来,天灾人祸连年不断,而仕途坎坷,官场险恶,地位和生命时常受到威胁,人生无常之感萦绕在人们心头。如何解释这残酷的现实,怎样才能获得解脱?人们在苦苦探求。伴随士大夫的清谈和行为上的放浪,佛教和道家观念影响亦深。就这则小说看,焦糊庙只是一般神祠,但庙祝令汤林枕中入梦俨然如道人法术,汤林“枕内历年载,而实俄忽之间”的时间反差与“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神仙之说又相仿佛。而故事显示的“人生如梦”思想又与当时传播很广的佛教大乘般若空宗的“色即是空”观点一致。撩起宗教的面纱,我们看到小说借汤林枕中一梦表现了当时人们的心态,那就是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对宦海风云不测的畏惧和对人生的一定幻灭感。汤林在梦中占据着“朱门琼宫”,好不得意,但梦醒后身边依然一枕,更妙的是梦的结束是在他已“遭违忤之事”之时,这就说明了小民的渴望荣华富贵如作梦一般,即使真的如现实中的当权者已取得富贵,说不定什么时候也“遭违忤”被逐出“瑶台”,好梦难久呢!这是当时三翻四覆的政治颠簸的真实反映。 由于这则小说的梦幻主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使它对后代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上文提到的《枕中记》写卢生入枕作梦基本情节与它一致,但描写更加深入细致。卢生梦中娶贵妻得高官后,曾两落两起,最后总算保住富贵,但不知老之将至,人终究难逃一死!写出死生忧患,这是《枕中记》更深刻的地方。抬眼望青山依旧,想往者古人安在?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显得何等短暂!在《焦湖庙祝》和《枕中记》的共同影响下,后世此类作品不断出现。如明代汤显祖有《邯郸记》传奇,元代马致远等人撰有《黄粱梦》杂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里又有《续黄粱》。与这一主题有关的作品更多。人生如梦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母题。 当然后起的作品表现手法更丰富,艺术成就会更大些。但《焦湖庙祝》仍有它独立存在的价值,它虽很简短,但结构完整,以柏枕为线索,通过汤林的“入孔”、“出枕”将梦前、梦中、梦后三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文笔雅洁而富有表现力,对后世同类作品颇多启牖。 焦湖庙祝·刘义庆· 〔选自《幽明录》〕 这是一篇志怪小说。此篇影响较大,为后世同类故事之源,如唐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明汤显祖的《邯郸记》与《南柯记》以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等篇,皆以本篇为本事。此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着力刻划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虚构的梦幻故事来实写人生,对封建社会的宦海沉浮和醉心功名利禄的人作了揭露,具有一定批判意义。 作家的艺术虚构,就其与某一特定的生活事实的原本状况比较起来,好像是不“真”,然而它都是在对这一特定的生活事实进行取舍之后,又综合概括了此外的其他许多事实,所以经过虚构所集中起来的典型事实的真实,要比生活某一具体事实更有真实性。这就是虚构了反而真实,只写具体事实反而不真实的艺术辩证法。阿·托尔斯泰说过合理虚构的必要性:“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整个文学都是虚构出来的。这是因为生活就是分散在平面、表面、空间和时间上的。” 《焦湖庙祝》的作者有意识地利用“幻设”即虚构的方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小说摆脱了真人真事的局限,具有了较强的艺术概括力。文中写庙宇中管香火的人有一个枕头,枕后有裂孔。这个裂孔竟然能让经商的汤林钻进去,这一虚构达到了荒诞的程度。接着又虚构了汤林的梦境。在梦中,他梦见自己升官发财,繁衍子女,享尽荣华富贵。这一梦境寄寓着当事人梦寐以求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求之不得的理想。尽管这个梦境是荒诞的,但它反映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思想,因此显得真实可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