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焚椒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焚椒录 焚椒录苏夫等著。1945年5月初版,天津东方印刷局印刷。收孟肇《马路天使》、苏夫《平原哟,我的摇篮》、曹也白《孤山行》等诗49首。 ☚ 三人集 星群 ☛ 焚椒录诗文集。辽王鼎(?—1106)撰。存一卷。鼎字虚中,涿州(今河北涿县)人。清宁进士。官观察判官、翰林学士。因事流放镇州可敦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哈刺巴刺哈孙)。此书成于大安五年(1089),约三千六百字。记事起重熙九年(1049)五月,讫大安五年三月。冠自序,附西园归老、吴宽、姚士粦三跋,方叔《国语解》,正文以辽懿德皇后萧观音一生言行、爱情故事并因此而赐死为主要内容。萧氏为我国古代契丹族著名诗人,善长歌词、音乐,常以忧国爱民为己任,累谏除奸,为仇人陷害赐死。此书详述萧氏事迹同时,收录共诗作《伏虎林应制》、《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怀古》,歌词有《回心院》十首,《绝命词》一阕有“椒房呼天地兮”句,故以名书。另有谏疏二通。清代词人徐轨《词苑》论《回心院》为“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所收辽佚名撰《十香词》充分暴露辽王朝宫廷腐朽生活。此书系辽代传世文学专著孤本,不仅具有文学史料价值,且可订正元修《辽史》之误。有宛委山堂刻《说郛》本,《宝颜堂秘籍》本,《津逮秘书》本。 焚椒录一卷。辽王鼎撰。鼎字虚中,涿州人。清宁五年 (1059)进士。官至观书殿学士。《辽史》有传。书前有大安五年(1089)自序,称流放镇州可敦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布尔根省青托罗盖古城) 时所作。记录耶律乙辛诬陷道宗宣懿后一案始末。是仅存的一部辽代私人文献。此书记载与《契丹国志》所云间有出入,故有人怀疑其为伪作,但清四库馆臣认为可以此证明“隆礼(《契丹国志》托名作者——引者)之疏”。有《宝颜堂秘笈》本、《津逮秘书》本。 焚椒录野史书名。辽※王鼎撰。1卷。书成于大安五年(1089)三月。鼎仕辽,官至观书殿学士。因怨辽道宗“不知己”,坐罪,于大安(1085—1094)初被流放镇州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之东的青托罗盖古城),触景兴怀,旧感来集,直书其事,撰成此书。记权臣耶律乙辛指使宫婢单登诬陷懿德皇后(即宣懿皇后)与伶官赵惟一私通而致死的冤案始末,并录有皇后的《谏猎疏》、《回心院》、《怀古》、《绝命词》及《十香词》等。是仅存的一部辽代私人记事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有《宝颜堂秘笈》本和《津逮秘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