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热量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热量资源reliang ziyuanheat resources

农业生产可利用的热量,是一种主要的农业气候资源。热量是农业生物生存、生长发育必须的外界环境因子和能量来源,在进行农业气候条件评定时,常用温度表示。作物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并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因此,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对于作物布局、种植制度以及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评价热量资源的指标有:稳定通过各种界限温度(0°、5°、10°、15°、20℃)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年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无霜冻期或生长期。
分布特点
中国热量资源分布具有地区差异大、夏热冬冷的特点。
地区差异大 例如日平均气温≥10℃积温,最南的南沙群岛超过10000℃,海南岛榆林港达9283℃,黑龙江省北部只有2000℃左右,青藏高原部分高寒地区不到1000℃,甚至有不到500℃的地方。西部地区受地形影响, 各种界限温度起止日期和积温的带状分布不明显。四川盆地冬季暖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川南冬季日平均气温均大于5℃,重庆的无霜冻期(336天)比纬度偏低的韶关(288天)长48天。青藏高原地势高耸,温暖期极为短促,如藏北的黑河≥10℃的时期只有8天,而其东部和南部的河谷地区,达100~150天。
夏季炎热 东部地区夏季温度高, 南北温差小,与同纬度纬圈平均气温相比也明显偏高,愈往北愈明显。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东北地区北部(如嫩江)比同纬度纬圈平均值约偏高4℃;华北平原(如北京)约偏高2.5℃;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武汉)约偏高1.5℃。华南地区(如海口)与纬圈平均值相近。夏季温度偏高,南北温差小.有利于各种喜温作物的生长,使玉米、谷子、大豆、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限向北推移,可达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
冬季寒冷 南北温差大。北方地区每年均有稳定的土壤冻结期和作物越冬期,并且越往北越长。1月平均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方偏低。在亚热带(如武汉)和热带(如海口)的某些寒冷冬季, 可能引起亚热带作物(如柑桔)和热带作物(如橡胶)的冻害和寒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热量资源的充分利用。
热量条件区划
根据热量条件进行的种植制度分区(图和表), 可以说明中国热量资源的利用状况。

中国种植制度的热量条件区划图

中国热量条件种植制度分区表

热量资源

适宜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温度条件,如气温、水温和土温等。四川是中国热量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四川盆地区具有冬暖、春早、夏热、年气温高、霜雪少的热量特点,属于中亚热带气候。1月均温5℃~8℃,7月均温25℃~29℃,年均温16℃~18℃,年≥10℃积温5000℃~6000℃,极端最高气温达42℃。川西南河谷底部具有长夏无冬的热量特点,1月均温8℃~12℃,夏季气温长达6个月,年均温17℃~21℃,年≥10℃积温7500℃,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川西北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全年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极端最低气温-35℃,为四川的寒极。

热量资源

新疆热量资源丰富,日平均气温≥10℃积温,吐鲁番可达5500℃,塔里木盆地多在4000℃以上,准噶尔盆地南部和伊犁盆地西部为3000℃—3600℃,阿勒泰、塔城、伊犁东部河谷2500℃—3000℃。无霜冰期南疆为180—220天,北疆为140—185天。全疆各地月平均气温1月最底,7月最高。

热量资源

热量资源

主要由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通常以温度指标来表示。它是最基本的气象要素,包括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前者一般称为气温,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后者称为地温,表示土壤的冷热程度。热量资源是保证植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自然条件,温度高低、温度持续时间、温度变化幅度的大小和变化快慢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合理利用热量资源的途径和措施: (1)充分掌握和利用各地区积温的保证率、越冬条件和最热月温度; (2)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间作套种; (3) 预防霜冻、低温和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 光能资源   旅游资源 ☛
000007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