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热海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热海之战唐将王方翼败西突厥之重要战役。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唐命裴行俭为安抚大食使,送波斯王子还朝以王方翼为副,并任检校安西都护。及行俭以计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还朝,留方翼于安西,使筑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十姓阿史那车薄啜叛,围弓月城(今新疆伊宁境内)。方翼引军战于伊丽河(今伊犁河),破之。俄而三姓咽以兵十万继至,方翼退军于热海(即大清池,今苏联吉尔吉斯伊克塞湖),与之战。流矢中臂,方翼以佩刀断去,左右不知。所将胡兵亦谋执方翼以应车薄。方翼知之,召其会议,佯出军资赐之,依次引出斩之。会大风,方翼令击金鼓以乱其呼号声。诛七十余人,军中无知之者。既而分遣裨将袭车薄、咽,大破之。擒其首领三百人。西突厥从此益衰。 热海之战唐朝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车薄的战役。永淳元年(682),西突厥酋阿史那车薄联合突骑施、三姓咽面等反叛。唐金山都护王方翼救援,战于热海(今伊塞克湖),王方翼大破敌军。后唐军中的胡兵谋叛,王方翼进行内部整肃,诛杀叛兵70余人。后进击咽面、车薄,大破之。西突厥遂定。 热海之战唐代唐军与西突厥军于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发生的一次战役。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西突厥阿克那车薄率十姓起兵反唐,围攻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同年夏,唐安西都护王方翼率军往救,破突厥于伊丽水(今霍城南)。阿克那车薄与咽面等三姓又合兵,与唐军战于热海。唐军得胜,俘突厥酋长等,西突厥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