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讣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讣告

讣告

又作“讣闻”、“赴告”。告丧之文字。为死者亲属向亲友及有关方面报告丧死所用。通常应具死者生卒、祭葬时日和死者重要经历。“讣”是“赴”的后起字, “讣告”意即奔赴相告。

☚ 挽联   哀启 ☛

讣告fù gào

报丧的通知。1939年《王振铎流滇日记》:“接顾虬公讣告,商酌近日礼事。”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殯器 > 訃 > 訃告
訃告  fùgào

即訃。

讣告

讣告

由死者亲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的报丧文书,又称“讣文”、“讣闻”、“讣帖”。“讣”原指把死讯告诉大家。《礼记·檀弓》:“伯高死于卫,赴 (讣) 于孔子。”讣告有一定的撰写格式,常见的有一般式、公告式、新闻报道式。其语言要简明扼要,语调要庄严肃穆。讣告周围应加黑体方框,以示哀悼。它可派人传送,可用墨笔写到白纸上张贴,也可以由电台播出、由报刊登载。

☚ 诗句题词   讣文 ☛

讣告

报丧。《白虎通·崩薨》:“天子崩,~诸侯。”今指报丧的文告。

讣告

讣告

报丧;报丧文书。《白虎通·崩薨》:“天子崩,~诸侯。”闻宥《与张永言》:“陆志韦君逝世期为一九七○年十一月廿一日,此据~上所写,想极可靠。”张元济《与胡适》:“岫庐兄月初丁外艰,丧葬既毕,三日即到馆视事,不~亦不受赙。”

☚ 讣启   赴 ☛
治丧

治丧

发送 发散 发丧 行丧 理丧 营丧 营葬 营兆 津送 声钟给赙
处理人死后的事:办后事
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等事:丧葬 茔葬
办理丧事,安葬死者:烧埋
丧家告诉亲友某人死去:讣(讣告;讣闻)报丧 告丧 告哀 赴闻
 人死公告于众:发丧 发散
回家治丧:归宁
 亲人从外地急忙赶回治丧:奔丧 奔讣赴哀
安排长辈亲属的丧事:送终 送老 掩土视含 送死
停放灵柩:菆(菆塗) 停柩 停灵
死者未入棺前,停尸床上:停床
发葬治丧:断送
把灵柩送到墓地或寄放点:出殡 启殡 出葬 送葬 出丧 引发 启攒
 抬棺起行:起材 起发
 送葬之辞:素车白马
出殡时陪送灵柩:送(送殡;送丧;送恤;遣送) 扶柩 负柩 请灵 鸣驴
 祭送死者:送往
 奠祭送丧:祖丧
 为横死者送丧:送横
哀哭而送丧:送哭
拉丧车送丧:挽送 挽柩
 宾客挽引灵车的绳索:执绋 执引 引绋 发引
俭朴地办理丧事:薄葬(厚养~) 俭葬 速朽 节丧 丧事从简
(办理丧事:治丧)

另见:办理 丧事 亲丧 棺材 丧葬具 风俗 吊唁

☚ 治丧   装殓 ☛

文告

文告

文示 公告 正告
古代的文告:榜(榜文)
文告、文书:榜志
文告、告示:榜示
一种文告:帖(府~)
上对下的文告或指示:
国家机关命令性的文告:通令
皇帝的文告:诏榜 诏册 诏告 诰词 诰辞 辞诰 黄麻紫书 黄麻紫泥
据君王言辞写成的文告:言诰
君王告诫民众的文告:诰语
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诰誓
帝王派近臣宣布的文告:口宣
声明的文告:声明
机关、团体或个人对公众的声明或启事:告白
赦免罪犯的文告:敕令 敕文 黄纸
军中的文告:军帖
紧急军事文告:羽书 羽檄
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银榜
一种公开的简便文告:启事 说帖
对象不明、用意不清的文告:无头告示
雅正的文告、训诫:雅诰
普遍通知的文告:通告
事前发出的通告:预告
高挂在长杆上的通告:高照
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的通告:公告
皇帝的公告:黄榜 黄版
发布殿试中试名单的公告:黄榜
报丧的文告:讣文 讣告 讣闻
(机关或团体发布的文件或告示:文告)

☚ 布告   告示 ☛

告诉的文书

告诉的文书

通知对方的文书:知会
谕告的文书:训教
宣布或告诉的文件:公告
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通知(通知书)
邀请客人的通知:帖(请帖;邀帖;礼帖) 请柬 请状 请书 请启
预先告知使事前有所准备的通知或布告:安民告示 安民文榜
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告命 天书
古代君主对臣下封授免官或发布教令的文件:策(对~;进~)
上级批转答复的文件:批复 批示 指示
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的文书:简书
上级给下级的手令、告戒的文书:谕帖 谕单
一方向另一方挑战的文书:战书(挑战书)战表
劳动竞赛中给对方的挑战书:战表 战书
报捷的文书:捷报 捷书 露布 露板 露版
印成或写成的报喜的东西:喜报
旧时向得官、升官、考中的人家送的喜报:报帖 报单
表示投降的文书:降书 降款
告丧的文书:讣(讣告)

☚ 上行文书   诉讼文书 ☛

通知

通知

照(照会;知照;通照) 知会 关白 关知 通报 通白 晓告 晓谕
告知,通知:晓字 晓告 晓谕
告示,通知:晓字
把消息通知人:报信
 把死者去世的消息通知其亲友:讣(讣告;讣报) 报丧 告丧
口头通知:知照 关照 招呼
发公文通知:关行
 行文通知:关牒 通行
用文书通知:关报
 用电报通知:电告
用张榜布告的方式通知:布告
挨户通知:户告(~人晓)
迅速通知:飞咨
一律通知照办:一体知悉 一体知照
没有事先通知、提醒:言之不预
(把事项告诉人知道:通知)

另见:告诉 告知 报告

☚ 通知   传达 ☛
讣告

讣告

即报丧。《礼记·杂记上》记载: “凡讣于其君,曰: ‘君之臣某死。’ 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 君,讣于他国之君,曰: ‘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 夫人,曰: ‘寡小君不禄。’ 太子之丧,曰: ‘寡君之嫡子某死。’”讣告的内容,一般是叙述死者的生卒年月、履历、祭葬时间和地点等。据古礼,讣告是由护丧、司书发出报丧文书,将死讯告诉死者的亲戚、君臣。若不发文书,则由主人遣人或亲自讣告,“不讣僚友”。其它书问,一概停止。以书信来吊的也一律在卒哭礼以后复书。

☚ 初终礼   小功 ☛

讣告

亦称“讣文”、“讣闻”,是一种报丧的文书。有一般式、公告式和消息式3种。目的是把某人不幸逝世的消息、治丧活动的安排通知给死者的亲属、朋友和有关人士、有关单位。 “讣”字,古代写作“赴”,取疾急之意。就是说,要及时将死者的消息报告出去。随着文字的发展演变,报丧之意专以“讣”字代之,而从“赴”字中分离出来。讣告可以追溯到古代以瑞圭报丧的形式,以后才逐渐演变为文字书写的文报形式。现代讣告可以根据死者的身份和发表的方式采用各种较灵活的形式。如死者为社会中较有影响的人物,一般通过新闻媒介发布,形式较郑重;一般情况下,则以通告形式张贴即可,还可以沿用旧时的讣告形式,即以信函向有关人士和亲友发出。

讣告

讣告fuɡɑo

民间丧葬习俗。流行于各地。一般用白布或白纸书写张贴于大门一侧。各地格式不一,内容也不尽相同。如淳化的格式是:
讣 闻
不孝男×××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己身,免延新逝家严(慈)×府君讳××,系××相,公元×年×月×日×时,享寿×旬有×。不幸以疾辞世,寿终正(内)寝。儿等伺奉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谨告期服、大功服、小功服、缌麻服。孤(哀)子××率孙××泣血(拭泪、枚期)稽颡。
又,咸阳城区一般的写法是:

××侍奉无状,痛遭先考(妣)某府(太)君讳××,恸于×年×月×日×时,以某病卒于正(内)寝,距生于×年×月×日×时,即阴历×年×月×日×时,享寿几十有几岁。××亲视含殓,即日成服,定于×月×日下午×时至×时,即阴历×月×日在家设奠。哀此,讣闻
孤(哀)子××谨启。

☚ 订婚   认亲 ☛
讣告

讣告

死者死后,必须尽快通知其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事及其有某些经济关系的合作者。告诉死亡消息最好是用电话,也可以用一封简单的书信,保证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有可能参加追悼会的人能直接知道消息。
所有接到死讯的人应立即发出吊慰信,写明是否打算参加葬礼。吊慰信的内容要在下葬和以后痛苦的日子里给死者亲属以支持。吊慰信在称谓上有所讲究,如果在死者葬礼前,仍用原称谓,葬礼之后要在死者名前加“已故”二字。
对于死亡的消息,有些采用登报的形式通告家庭圈子以外的朋友和相识者。报纸在接受这类通知时,要在措词上予以指导。在宣布死亡消息同时对葬礼的安排也可同时刊登。如果第一个通告时,葬礼安排未定,可在以后数天登载第二次通告。如:
史密斯——玛丽·史密斯,已故的乔治·史密斯之妻和理查德之母,1980年7月28日逝世于伦敦,终年84岁。8月1日下午2时30分于私人火葬后举行葬礼仪式,地址为利波兰彼得教堂。只接受家庭鲜花。
罗伯兹——格雷顿的查尔斯·爱德华·罗伯兹于1980年5月5日于医院平静逝世。他是芭美拉的亲爱的丈夫。葬礼仪式于5月12日下午3时在斯通教区教堂举行。不接受鲜花。如有捐赠,请送至伦敦西南一区安妮王后门42号国民信托银行。追悼仪式俟后通告。

☚ 死亡登记及登记项目   守灵仪式 ☛

讣告fu gao

announce sb.’s death

讣告

announcing somebody's death;obituary notice


讣告

obituary


讣告

obituary notice;obitua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