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蜡幔蜡染布的一种。流行于湖南等苗族地区。源于汉代以前。其法用薄木板雕缕铜鼓花纹后,将板置白布上,灌蜡入花纹内, 然后将此印有黄蜡花纹的布投入蓝靛缸浸染,晾干后,用热水溶去黄蜡就得蓝底白线的铜鼓花纹图案花布。故称。 点蜡幔蜡染古名。南方少数民族工艺技术之一。宋代已见记载:“以蜡刻板印布,入靛缸渍染,名点蜡幔”(《溪蛮丛笑》)。蜡染工艺制作方法,先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成液态,用蜡刀蘸蜡液绘于布上。经染色,变成蓝、灰、红、棕等彩样。着色后,用清水加温将蜡溶化,即显现白色花纹。蜡染布原流行于我国苗、瑶、布依、侗、壮、彝等民族地区,现已在国际流行。蜡染布除用作服装外,也可用于装饰、装潢。成为我国出口工艺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