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燭炬 > 炬火 炬火 jùhuǒ 亦稱“爝火”、“焦火”。燃燒的火把。《六韜·敵强》:“出我勇銳冒將之士,人操炬火,二人同鼓。”《莊子·逍遥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成玄英疏:“爝火,猶炬火也。”《吕氏春秋·求人》:“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勞乎!”漢· 王充《論衡·說日》:“試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於道,平易無險,去人不一里,火光滅矣,非滅也,遠也。”清·唐甄《潛書·善任》:“大明不同於炬火,崇崗不等於土垣。” 火炬 火炬炬(烈炬;膏炬) 燧(炎燧;举~) 燎(燎炬;燎火) 烛(烛炬;烛火;燋烛) 长火 火把 炬火,火把:焦火 用苇杆扎成的火炬:苣(束苣) 用麻杆做的火炬:麻炬 古时祭祀时所举的燎火:权火 古代边防夜间报警的火炬:燧 庭中照明的火炬:庭燎 引火的火炬:引火 点燃的火把:炬火 明亮的火炬:宣燎 光度强烈的火炬:猛炬 (束状的照明物:火炬) ☚ 照具 灯、烛 ☛ 00003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