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防洪
安康市城区位于汉江上游干流右岸,上距安康水电站坝址18公里,下距白河148公里,是陕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城区原是安康县城所在地,是陕南的一座古城,主要街道地面高程252米左右,全赖城堤防御洪水。城堤总长4258米,高程258米左右。据史载,近2200年中,决堤淹城有15次,其中以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洪水为最大,洪水位259.59米,相应汉江流量34000~36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高出城堤丈余,全城被淹,溺死者5000余人。1983年7月31日洪水仅次于1583年,安康站洪水位259.30米,相应汉江流量31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高出城堤1~2米,城堤决口6处,主要街道水深7~8米,低洼处水深13米,城区71500人受灾。倒塌房屋31400间,因灾死亡870人,经济损失约4亿元(1984年价格)。1984年对城区进行恢复重建,至1987年已完建城堤及沿江护岸工程,使主挡墙顶高程达到258.8米左右,同时修建了沿城堤的内、外环路,对城区排水和低洼地区进行改造。安康水电站建成后,可控制坝址以上面积35700平方公里,水库预留防洪库容3.5亿立方米,对5~20年一遇洪水可以削减洪峰流量3000~4000立方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