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钟馗画
相传安徽灵璧为钟馗故里,民间喜绘钟馗画,素有“钟馗画乡”之誉。钟馗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据宋沈括《补笔谈》载,唐明皇于病中梦一大鬼捉小鬼啖之,自称名钟馗,生前应武举未中,死后誓除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旧俗,端午节民间多悬钟馗像,谓能打鬼驱邪。灵璧钟馗画,俗称“判画”、“判子”,始于宋代,乃道子画法与民间技巧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后所绘有关钟馗故事内容日渐丰富,经久不衰。清代齐周华《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称:“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明、清为灵璧钟馗画鼎盛时期,清代灵璧僧指画钟馗驰誉遐迩。1915年,灵璧人翟光远的钟馗画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现灵璧县成立了钟馗画研究会,以及“中国灵璧钟馗画苑”、“钟馗画专营店”等,每年还举办笔会、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