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焰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火焰山 火焰山维吾尔族山川传说。见《新疆风物志》。火焰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相传古时天山有恶龙,常到处吞食童男童女,毁田平舍,残害人畜,大施淫威。有名哈拉和卓之青年,向君主托克布喀拉汗请命,愿降伏恶龙,为民除害。他手执宝剑,与恶龙激战三昼夜,终于腰斩恶龙于七角井。恶龙落地将死,扑腾翻滚,哈拉和卓连剁十剑,将巨龙劈成十段。恶龙尸身即变成此火焰山(红山)。剑剁开处,即变成葡萄沟、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胜金口峡谷等十道峡谷。 ☚ 燕儿仙境 建大昭寺的传说 ☛ 火焰山是一座名扬天下的年轻的山脉,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当地人称火焰山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浑曲折,层峦叠嶂,形状怪异,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每到夏季,强烈的阳光照射在基岩裸露的红色山体上,热浪滚滚,红光闪耀,犹如阵阵烈焰在燃烧。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称此山“八百里火焰”,唐三藏西天取经在此受阻,孙悟空三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大战牛魔王,使火焰山更披上一层神秘色彩。古代有不少诗文咏写火焰山,唐代岑参诗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明代陈诚《火焰山》诗云:“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难道西方有祝融。”现在,在火焰山木头沟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附近,建造了一座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巨型石膏雕像,开辟出一片占地3 000平方米的吐鲁番丝绸艺术馆,运用建筑、壁画、雕塑等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有关火焰山的神话传说。 火焰山huǒyànshān《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过的火山。喻指难关。刘白羽《永远唱不完的歌》:“你不知道我们团长的脾气,你有紧急任务,哪怕你穿过~,他也不管,至于平时,他可绝不准你冒险一步。”|刘绍棠《狼烟》:“‘你放心吧!’郑小藕嘻笑着说:‘菖蒲大哥有姐姐保驾,就好比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没有过不去的~。’” 火焰山huǒ yàn shān形容旺盛的大火: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其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一般。(一·20) 火焰山 火焰山比喻较大的困难或危险。 ☚ 出蘑菇 解连环 ☛ 各种山 各种山神仙居住的山:仙山 神山 神丘 灵丘灵阿 玉峦 玉岭 ☚ 山 各种状况的山 ☛ 困难2 困难2屯(屯难) 窄 艰(艰难) 厄困 另见:困境 为难 难办 ☚ 疑问 工作 ☛ 困难1 困难1难(~办;~为;~人;~行;~处;难以;难于;艰难;费~)屯(屯难) 维艰 不易 疐跋 戛戛 厄困 另见:事情 复杂 难办 无法 容易 ☚ 不容易 困难的程度 ☛ 火焰山❶京剧新编古代题材剧目。李声桐、高守中根据传统剧目改编。故事取材于《西游记》。唐僧师徒为过火焰山,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长春市京剧团1957年演出,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82年剧本由姜振歧执笔改编,吉林省京剧团演出,主演孙振林、刘喜亮、小白玉艳、王凤霞。同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戏曲艺术片奖。 火焰山横亘于吐鲁番盆地中部。西起桃尔沟,东至柏树沟,西南为艾丁湖,东南为库木塔格,北部为博格达山山前倾斜平原。北西西一南东东走向,全长约100千米,宽5—8千米,面积约600平方千米。山形狭长,中段较宽,东西两端低矮。主峰位于中段胜金口东侧,海拔851米。 火焰山 火焰山西域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谓“炎火之山”,约即指此山。唐人称火山,明人称火焰山,今仍旧名。维吾尔语称克孜尔塔格。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至鄯善县一带,最高峰海拔851米。主要由红砂岩构成。夏季燥热,山石赭红,故名。唐岑参曾过此山,写有《经火山》、《火山云歌送别》等诗,描绘其“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的景象。陈诚于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和十四年两次出使哈烈,途经于此,写有《火焰山》诗,说它“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所写的火焰山,即由此想象而来。 ☚ 金沙岭 三弥山 ☛ 火焰山 火焰山明陈诚的七言绝句: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境内,山呈火红色,远远望去似烈焰腾空燃烧。这里地势低于海平面,沙漠中骄阳高照,更使人如置火焰之中。时令未及春半,炎热已如盛夏。这首诗一二句从视觉角度勾勒火焰山的特征,渲染一个“热”字; 三四句从触觉角度写环境气候,衬出一个“热”字。祝融,高辛氏火正,相传死后成为火神。 ☚ 复过川 流沙河 ☛ 火焰山 火焰山西域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谓“炎火之山”,约即指此山。唐人称火山,明人称火焰山,今仍旧名。维吾尔语称克孜尔塔格。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至鄯善县一带,最高峰海拔851米。主要由红砂岩构成。夏季燥热,山石赭红,故名。唐岑参曾过此山,写有《经火山》、《火山云歌送别》等诗,描绘其“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的景象。陈诚于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和十四年两次出使哈烈,途经于此,写有《火焰山》诗,说它“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所写的火焰山,即由此想象而来。 ☚ 金沙岭 三弥山 ☛ 火焰山 火焰山明陈诚的七言绝句: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境内,山呈火红色,远远望去似烈焰腾空燃烧。这里地势低于海平面,沙漠中骄阳高照,更使人如置火焰之中。时令未及春半,炎热已如盛夏。这首诗一二句从视觉角度勾勒火焰山的特征,渲染一个“热”字; 三四句从触觉角度写环境气候,衬出一个“热”字。祝融,高辛氏火正,相传死后成为火神。 ☚ 复过川 流沙河 ☛ 火焰山 火焰山火焰山自东面西,横亘在吐鲁番盆地中部,为天山支脉之一。亿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在烈日照耀下,赤褐砂岩烁烁闪光,炽热气流滚滚上升,云烟缭绕,犹如大火烈焰腾腾燃烧,此即“火焰山”名称之由来。山体长约98公里,宽约9公里。主峰位于吐鲁番市区以东约40公里处,海拔高度为831.7米,火焰山上高温干旱,“飞鸟千里不敢来”,但其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大坝。 ☚ 罗布泊 坎儿井 ☛ 火焰山 280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东西约100公里,南北约10公里,最高海拔851米。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夏季气候炎热,阳光照耀山上,犹如熊熊烈焰,阵阵腾空,故名。古往今来,火焰山奇景令人心驰神往。古典小说《西游记》描写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的故事,取材于此。山下沟谷泉水淙淙,用于灌溉绿洲,以葡萄沟最为闻名。 ☚ 天山天池 高昌故城 ☛ 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山色赤红,东西长达100余公里,海拔约500米。我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所写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扑灭火焰山上的大火,即以此山为背景。炎夏热气窒人,阳光照射在赤红山岩上,云烟缭绕,红光闪烁,犹如烈焰飞腾,气温可高达70℃。“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唐岑参《火山云歌送别》)即其写照。这里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确曾到此。今尚有唐僧的拴马桩、上马踏脚石和牛魔王洞、八戒石等,传说即为当时遗迹。山谷泉水清澈,碧绿荫凉,盛产葡萄瓜果,为吐鲁番富庶之地。这片绿洲与近在咫尺的火焰山山峰,形成对比鲜明的天地。 ☚ 高昌故城 胜金口千佛洞 ☛ 火焰山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褶皱山。长约1000公里,宽仅10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最高峰837米。山体由红砂岩体组成,在烈日曝晒下,岩石反射出红色光辉,远望似火焰燃烧一样,故名。 火焰山 火焰山山名。 ☚ 观音山 石鼓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