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潜在缺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潜在缺乏hidden hunger作物缺乏营养元素,在形态上没有明显表现而实际产量已经下降的情况。缺素症的发生一般是缓慢的渐进过程。缺乏初期,植物体内的生理变化以及可能发生的外观细微变化不易察觉,只有在作物形态如叶色、器官形状或株形长相等发生明显的变化时才可能被发觉。下图为大豆缺镁症状的发生过程。在供镁不足时,最初的变化是水溶性镁——无机盐形态镁减少,继而是稀盐酸可溶性镁——无机盐及部分植酸盐形态的镁减少,在这一过程中肉眼看不到叶色的变化。当这两种形态的镁减少到接近于零,乙醇溶性镁——叶绿素结构中的镁开始减少,这时叶片表现褪绿,肉眼才观察到镁的缺乏症状。生产实践中,潜在缺乏易被忽视,而一旦症状明显时,则已造成生产损失。识别各种元素早期潜在缺乏可以尽早进行矫治,减少损失。因此,探索各种元素潜在缺乏的生理生化或形态上某些先期症候,通过目视或简单检测作出判断是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1976年戴维发现水稻缺锌初期,在叶片含锌率差异还不能作出明确判断时,而核糖核酸酶活性差异已十分明显,早期测定这种酶可以预报缺锌;日本学者指出:油菜薹期测定Ca/B比值可以预测缺硼,Ca/B比值>300时预期会发生花而不实;1987年刘武定等认为棉花叶柄早期出现深绿色环带——叶环,可作为潜在缺硼的指示;1983年秦遂初等认为不同叶位钾浓度测定——钾梯度可作棉花潜在缺钾诊断指标,即如不同叶位的含钾率出现显著的梯度差异时表示土壤供钾不足,施钾有反应。 大豆镁缺乏症的发生与各种形态镁的消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