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潘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潘耒(1646—1708)清吴江(今江苏苏州)平望人。原名栋吴,字次耕,号稼堂、南村、止止居士等。潘凯次子,潘柽章异母弟,吴兆骞表弟。少有神童之目,学得兄及戴笠、吴炎、王锡阐指授。康熙二年(1663 年)兄罹明史案之狱被杀,随嫂、侄北徙。五年从母姓改名吴琦,字开奇,奉母避居西山,师事徐枋、顾炎武,以学行与朱彝尊、严绳孙、李因笃合称四大布衣。十八年荐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又充日讲起居注官,纂修《实录》《圣训》。二十三年以直言降调,因母忧归。四十二年帝南巡复原官,四十五年帝再南巡,力辞荐举。晚崇佛,好游山水。祀吴郡名贤。富藏书及古金石刻,尤嗜砚,有“石癖”。究心先贤文献。博通经史、历算、音韵及佛学,工诗古文辞及韵语,以实学名家。与顾有孝、吴兆骞、计东合称“吴中四才子”。曾校刊徐枋《居易堂集》及潘柽章《国史考异》《松陵文献》与顾炎武《日知录》等。著有《救狂砭语》《稼堂杂钞》《正讹录》《明五朝史稿》《遂初堂易论》《遂初堂诗》《遂初堂集外诗文稿》《遂初堂集》等。 潘耒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属江苏)人。一作吴县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曾师事顾炎武,但不囿于师说。博通经史及历算音韵之学。论文力戒华靡少实,事事模拟,主张以《文选》为宗,所作以雅正疏畅见长。多游记之文,颇清隽。亦工诗,直达所见,风格纵横奔放。七言古风较胜。其登临怀古诸作,被沈德潜誉为“光焰腾上,一时名流,几罕与俪者” (《清诗别裁集》)。有《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类音》等。 ☚ 廖燕 查慎行 ☛ 潘耒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晚号止止居士。吴江(今属江苏)人。兄柽章罹“庄史狱”之祸,家累戍边。耒徒步送嫂至燕山。后刻苦读书二十馀年而未应试,受业于同郡遗民徐枋、顾炎武,因而得识徐乾学兄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检讨,与修《明史》,又充会试同考官,不久即以浮躁降调归。圣祖南巡接驾复原官,遂埋头于著述。性好山水,早年往游燕、赵,中年后遍游罗浮、天台、雁荡、武夷、黄山、庐山、中岳等名山大川,尽穷其胜。其诗多为记行记游、登临怀古之作。北起燕山,南至羊城,西起西安,东至海滨,三山五岳、长江大河的壮丽景色皆能摄入诗篇,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往往杂以议论,摅写豪情,如《汴河行为方中丞欧余作》一诗中描写汴河风景的诗句不多,通篇都是为善于治水而遭忌罢黜的方欧余鸣不平。其《华峰顶》以神来之笔把天台山最高峰——华峰顶幻想成为崑崙山之馀脉:“崑崙之脉从天来,散作岳镇千琼瑰。帝怒东南势倾削,特耸一柱名天台。天台环周五百里,金坡擘翼龙分胎。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从此篇可见其山水诗之一斑。诗中也有一些涉及其家难的作品,如《恸哭七十韵》、《度关曲》、《吴圣玉归自辽左志喜》等。这些篇什不仅表达了作者不能援救其兄的负疚之情,而且揭露了清代文字狱的残酷与荒诞。耒诗质朴而不流于謇涩,畅达而不流于平易,词意丰腴而不流于靡弱,于唐、宋之外别成一家,在清初是有特色的作者。曹溶以为其诗可与李因笃并称,有“北李南潘”之目,其文多论学之作。著有《遂初堂诗集》十六卷、《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并有传。沈彤为作行状并传。 ☚ 潘柽章 顾汧 ☛ 潘耒1646—1708字次耕、稼堂,一说号稼堂,晚号止止居士。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清代学者。少受业于同郡徐枋、顾炎武。康熙十八年以布衣召试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编修《明史》。旋充日讲起居注官,纂修《实录》、《圣训》,又充会试同考官,称得士。为忌者所劾,坐浮躁降调归。后康熙南巡,复原官。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用,力辞乃止。著有《遂初堂诗集》十六卷、《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又因顾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 潘耒1646—1708年清代音韵学家,字次耕,又字稼堂,晚年号止止居士,江苏吴江人。从师顾炎武,广泛研究音韵、训诂、经史、历算之学。著有《类音》八卷。 潘耒公元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号止止居士。清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康熙间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加《明史》修纂,持论平允,秉笔谨严,后因耿直见忌,遂归田不复仕。幼孤而宿慧,受业于顾炎武。经史历算,无不淹贯,而于音韵训诂,成就尤著。著《类音》《遂初堂集》等书,均传于世。《类音》是一部规模较大的音学论著,共八卷。卷一为音论,卷二为图说,卷三为切音四类,卷四以下为韵谱。参酌古今南北语音,增三十六字母为五十声母,韵分二十四类,每类各有开齐合撮四呼,并给呼以明确的定义,廓清时人的混乱称谓。声调分平、上、去、入。从而改变了宋元等韵图分等方法,审音较为精确、细致,称得上等韵学史上有独到见解之作。此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基本上是清初的实际读音,也杂以方音成分。 潘耒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属江苏)人。师事顾炎武,承其教,博涉经史、历算、声韵之学。康熙时以布衣中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性好山水,罢官后,以游历名胜为乐,所历必以诗文纪之。散文中又多论学之作。著有《遂初堂文集、诗集》等。 ☚ 魏世杰 冯景 ☛ 潘耒1646~1708Pan Leischolar,poet and 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from Suichu Hall,etc. 潘耒1646—1708清学者。字次耕,号稼堂。江苏吴江人。幼孤,天资敏慧。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及历算、音学。康熙时举博学宏词, 授翰林院检讨, 纂修《明史》。寻充日讲起居注官,纂修《实录》、《圣训》,又充会试同考官。著有《类音》、《遂初堂集》等。 潘耒(清·順治三年—康熙四十七年 1646~1708) 江蘇吴縣人。字次耕,號稼堂,别署止止居士。受業於顧炎武,又師事徐枋。博涉經史、歷算、聲韵之學,尤工金石。康熙年間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預修《明史》,編纂 《實録聖訓》。散文頗多論學之作,亦能詩。於師門之誼尤篤,公刊顧炎武《日知録》與詩文集。著有《類音》、《金石文字記補遺》一卷、《遂初堂詩集·文集·别集》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