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潇湘八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释义】宋迪八幅山水图画,在宋、元两代负盛名。元曲家常以此八幅画命意,写咏景作品。

【例句】悟乾坤清幽趣,但将无事老村夫,写入潇湘八景图。(沈和套曲[仙吕·赏花时北]《潇湘八景》[尾南])这一套曲咏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谓潇水湘水附近的八个胜景。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又据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载: 后人以此八景,专属之潇湘洞庭,称为潇湘八景。元人绘有《潇湘八景图》。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

湖湘的8处胜景。为古代文人对湘江流域景观景象的一种意念的概括。湘水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龙门界(一说在兴安县近峰岭白石河),干流全长856公里,在湖南境内由西南向东北蜿蜒,沿途集纳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沩水、汨罗江等大小支流1300多条,浩浩荡荡,波澜不惊,入洞庭下长江,两岸山川灵秀,田园似锦,风光绮丽。其流经的区域,是湖湘文化的起源地和最发达的地区。“潇湘” 二字最早出自《山海经·中山经》 “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句。晋罗含《湘中记》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蒱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 “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意指湘水。因有潇水在今零陵区北郊蘋岛汇入湘水,又指是湘水上游及永州一带。唐宋时,文人多习惯称洞庭湖以南广大湘江流域地区为 “潇湘”。唐杜牧《早雁》、唐五代齐己 《谢橘州人寄橘》、唐陈子昂 (又传为宋毛敏仲或明朱权作)古琴曲 《平沙落雁》 和五代南唐董源的 《潇湘图》等,是最早表现潇湘景观的诗歌、音乐和图画。后“潇湘” 与 “湖湘”、“三湘”、“三湘四水”、“三湘五阳”、“三湘七泽”、“芙蓉国”等并用,成为湖南的雅称。“潇湘八景” 之说源于唐宋之际。时文人学士辈出,或仕宦荆楚,或客旅潇湘,或谪贬永州,或落魄江南。他们在长时期的山水游览活动中,选定了湘水中下游一线的回雁峰、湘阴湘浦、昭山、橘洲、君山、潇湘渚、清凉寺、武陵溪等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名之,既讴歌潇湘胜境,又抒发思古幽情,高度概括了湖湘风光的秀美和俏丽。五代宋初,山水画大家李成首次创作《八景图》,开创了 “潇湘八景” 之先河。北宋嘉祐八年 (1063) 春,李成弟子宋迪画成潇湘风景平远山水8幅。沈括《梦溪笔谈·书画》载:“度支原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 ‘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元丰三年(1080),书画家米芾因慕唐李邕《麓山寺碑》,至岳麓山游览,购得李成的 《八景图》。“拜石余间,逐景撰述”,成《潇湘八景图诗序》,称颂潇湘 “洞庭南来,浩淼沈碧,叠嶂层岩,绵衍千里。际以天宇之虚碧,杂以烟霞之吞吐。风帆沙鸟,出没往来,水竹云林,映带左右。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候不一。此则潇湘之大观也”。李宋图画、米沈诗文书传天下,“八景” 因而声名远扬。宋迪成画后,“好事者” 即集资在长沙驿步门外(今银盆岭大桥东引桥附近)建八景台,上嵌《八景图》,引来无数名人墨客游览题咏,极一时之盛。后禅僧惠洪赋诗题于其左,更名 “八镜”。南宋永嘉学派著名学者陈傅良为官长沙,又在台旁增建二亭。八景景点所在地也分别筑有不同形式的观景建筑。李宋、米沈之后,“潇湘” 和“潇湘八景”成了山水画和诗词歌赋的热门题材。来自各地的文人墨客、达官名吏,甚至宫廷画院的画师和当朝的皇帝,或丹青绘摹,或咏诗填词,或律吕调和。历代诗赋琴曲图话书法流传较广者,以杜牧、齐己、董源、李成、宋迪、米芾、苏轼、米友仁、宋伯仁、惠崇、林生、李宗澍、柳永、夏圭、赵扩 (宋宁宗)、释玉涧、释法常 (牧溪)、王洪、郭沔、赵孟頫、揭奚斯、马致远、杨显之、陈孚、程钜夫、欧阳元、陈叔起、王绂、朱瞻基 (明宣宗)、薛瑄、夏元吉、沈明臣、李梦阳、顾开雍、唐寅、文征明、于谦、董其昌、张龙章、文从简、张径、吴道行、夏㫤、 张璇、 江有溶、 朱滋舟、 王宸、 郑燮、 刘愔、傅抱石、张大千、黎雄才、刘海粟、朱屺瞻、陆俨少、段千湖、喻辛农、王超尘、王一新、邓楚辉等人作品最著。“潇湘八景” 的选景模式和审美指向,对中国景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深远。北宋以后,各地为张扬本地风物,纷纷仿效将境内名胜以 “八景” 名之。日本、朝鲜等国也有“八景” 出现。雨、烟、钟、风、雪、月、荷、照等字眼也被照搬,成为各地景观命名的固定程式。由此产生的“八景”情结,构成了中国山川名胜和世界旅游史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到清代中叶,全国各府、州、县修志时更发展到十景、十二景、十六景,甚至二十四、四十八、一百零八景等。清道光《洞庭湖志》载,时湖南境内“各郡县志之有八景也,处处皆然,惟《湖南通志》 ‘潇湘八景’ 为最大”。2005年4月,大型青铜浮雕“潇湘八景”落户于长沙湘江风光带浮雕广场,湖湘秀丽风光,再度浓缩于景屏。

☚ 湖湘揽胜   潇湘夜雨 ☛
000140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