漉酒巾lù jiǔ jīn形容人爱酒、嗜酒,性情率真。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郡将常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李嘉佑《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多负登山屐,深藏漉酒巾。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十二: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漉酒巾参见[陶公漉酒巾]。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 漉酒巾形容真率超脱。唐卢纶《无题》诗:“高歌犹爱思归引, 醉语谁夸漉酒巾。 ” ●《宋书·隐逸传·陶潜》: “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另见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南史·陶潜传》。东晋代陶潜嗜酒,以至摘下头巾滤酒,滤后照旧戴在头上。 漉酒巾lùjiǔjīn一种葛布制成的头巾,相传晋陶渊明隐居山林,常以此漉酒,用毕复戴于首,故名。后泛指隐士头巾。亦用来形容人爱酒、嗜酒,性情率真。《宋书·陶潜传》:“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颜真卿《咏陶渊明》诗:“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牟融《题孙君山亭》诗:“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履,林间漉酒巾。”元杨朝英《叨叨令·叹世二首》曲:“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公亮。”明宋濂《跋〈匡庐社图〉》:“其一人冠漉酒巾,被羊裘,杖策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