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参 附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参 附子

【中医理论】

人参半两(1.5g)、附子(炮,去皮脐)一两(3g),作三服,加生姜十片,水煎服,《医方类聚》卷一五〇引《济生续方》[1],称参附汤,《古今医统》卷二十二又称“附参汤”,具有益气回阳固脱之功,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厥逆,喘促脉微,欲绝之危在顷刻者。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附子辛热,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人参以补气强心为主,附子以助阳强心为要。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温阳益气,回阳救逆之力增强。正如《医宗金鉴》谓:“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脏虚之微甚,参附量为君主。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血证论》又谓:“人之元气,生于肾而出于肺,肺阳不能制节,肾阳不能归根,则为喘腹之证,用附子入肾以补阳气之根,用人参入肺以济生气之主,二药相济,大补之气,气为水为阳,水即气之阴,人参是补气之阴,附子是补火之阳,知此,则知一切补气之法。”

人参、附子配伍在理论上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1.量随证变,治有主次

药量是决定方中药物药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改变药物的用量配比,使之量随证变,以便切合病证,增强疗效。《校注妇人良方》之参附汤重用人参,参附之比为2∶1,意在加大补气、生津、固脱之力。《正体类要》治金疮、杖疮,失血过多,阳随阴走者。用人参四钱,炮附子三钱,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之。方中调整了参、附用量比例,以增强峻补阳气,回阳固脱之力。《圣济总录》卷四十四的“附子汤”,乃参附汤之变方,以人参、附子等分,益气补中与温肾助阳并重,治脾肾虚寒,不时易泻,腹痛,阳痿,怯寒等证,有补火壮阳,火能生土之用。《医宗金鉴》用参附汤治风邪中脏,形气俱虚,其证唇缓不收,痰涎流出,神昏不清,身肢偏废,或与五脏脱证并现者,则“大倍人参,先固虚脱”,寓“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妙义。一俟气旺厥回神清,病情稳定,次治风邪,此即病有急缓,治有主次。《辨证录》卷三之“独参汤”则以人参三两,附子三分组方,以独重人参为君药,而得名,以与“参附汤”相区别。煎汤灌服,用治久痢之后,下多之阴,阴虚而阳暴绝之昏作,小便自遗,汗大出不止之急症。重用人参大补元气,佐附子温阳补火,实为救逆之良方。阳回则阴液身化,庶有生机矣。

2.剂型变更,病有缓急

病有缓急轻重,治当分清峻补与缓养,适当地改变剂型,使其更能切合病情。如《景岳全书》参附汤,缓慢温补方可奏效,不急于求其速效于一时,故以参、附各等分。炼白蜜丸如绿豆大,每用白开水送下三五分或一钱。是方改汤为丸,使其药峻而力缓,药效慢而持久。参附汤对多种休克均有较好疗效,对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疗效更佳。剂型改为注射液较汤剂应用更为安全、方便,起效更为快速,疗效亦大为提高。如常用制剂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有益气活血,回阳救脱,强心生脉之效,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手足厥冷,呼吸微弱,脉微及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等。

总之,参附汤为益气回阳之有效方剂,历代医家在其基础上灵活化裁,因证施方,使其更富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临床有效地运用该方和研制开发新药均有可借鉴之处。

【药理研究】

1.理化鉴别[2]

取本品2ml置具塞试管中,用力振摇1min,产生多量蜂窝状泡沫,放置10min,泡沫无显著消失。

取本品约2ml,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0.5ml稀盐酸,分别加碘化铋钾试液(或碘化汞钾)或碘化铋钾试液即发生棕色沉淀或黄色沉淀。

取本品1ml,置小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滴加醋酐0.5ml,使溶解,移入小试管中,沿壁加浓硫酸约0.5ml,两液交界面呈现棕红色环。

2.人参、附片的薄层层析鉴别[2]

供试品液的制备:取本品5ml,置水浴上蒸干,残留物加95%乙醇约lml,搅拌使溶解,备用。对照品液的制备:分别取按同一工艺制成的单味药人参、附子注射液各5ml,置水浴上蒸干,残留物加95%乙醇约1ml,搅拌使溶解,备用。

操作方法:吸取供试品液、人参注射液对照品液或供试品液、附片注射液对照品液,点样3~8μl于同一块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水(65∶35∶10或80∶20∶2)作展开剂,喷洒10%硫酸乙醇液显色,所呈紫红色斑点不得少于7个;或喷洒稀碘化铋钾试液与碘化铋钾试液(1∶1)混合液。供试品液与附片注射液对照品液的层析谱基本一致。所呈现黄色色斑不得少于4个。

3.限量检查

3.1 乌头碱限量的薄层层析检查[2]

供试品液的制备: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干,残留物加95%乙醇1ml,搅拌使溶解,移入2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乌头碱标准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乌头碱标准品(USP X.EMerck)2mg,加95%乙醇使溶解,移入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薄层层析条件: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展开剂以乙醚-氯仿-甲醇(1∶2∶1)或苯—醋酸乙酯-二乙胺(7∶2∶1)效果为佳。喷洒稀碘化铋钾试液与碘化钾试液(1∶1)混合液为显色剂。按上述层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乌头碱0.4μg呈现可见色斑,0.6μg即呈现明显的色斑。用微量进样器分别吸取供试品液及乌头碱标准液,分别点样供试品液20μl,乌头碱标准液3μl、5μl于同一块硅胶G板上,依上述方法展开、显色后,供试品液层析谱与乌头碱Rf值相应的位置不呈现色斑或所呈现的色斑不得比乌头碱标准液3μl呈现的色斑更深。

3.2 钙盐及镁盐的限量检查[2]

附片系附子的炮制品,炮制过程经盐卤浸渍、蒸煮等。引入钙盐、镁盐等皆具有生理活性,其量也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测定方法:精密吸取本品5~10ml,加蒸馏水5ml,加氨-氯化铵缓冲液(pHl0)2ml,铬黑T指示剂(固体粉末)适量,用0.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液滴定,至紫红色转变为纯蓝色,即达终点。由消耗0.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液的量计算求得钙盐及镁盐的总量。

精密吸取本品5~10ml,加蒸馏水5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至pH12以上,加指示剂适量,用0.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液滴定至粉红色转变为纯蓝色,20sec不返红色,即达终点。由消耗0.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液的量计算得钙盐含量。再用减差法计算求出镁盐含量。结果如表12-1-1。

表12-1-1 参附注射液中钙盐镁盐含量测定结果

主方:参附汤合生脉散:红参(气阴两虚者用糖白参)、熟附子、五味子、麦冬。加减法:水肿甚者,合真武汤或苓桂术甘汤;咳喘痰涎迫肺者,合苏子降气汤;汗出亡阳者,加龙骨、牡蛎、凤凰衣等;舌紫暗、胸胁隐痛者,加丹参、红花、川芎、桃仁、瓜蒌、薤白。服法:上方浓煎(红参或白参另炖),混合顿服,每次药液量不超过150ml。心衰严重者,日二剂,分四次服。

临床疗效: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症状和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为好转;症状加剧,体征未改善或加重为未愈。治疗结果:治愈13例,好转3例。

定氏[77用参附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102例,住院病人91例,门诊病人11例。男75例,女27例,35~45岁10例,45~55岁43例,55岁以上49例。最小35岁,最大77岁,病程1个月~4年25例占24%,5~9年48例占47%,10年以上29例占28%。最短1个月,最长11年。基本方为参附汤加味:制附片15g(先煎),西洋参10g(浓煎兑服),三七粉4g(冲服),赤芍、降香、泽泻各15g,丹参、茯苓皮各30g,檀香6g(后下)。胸痛憋闷者加川芎、红花各10g,沉香4g(后下);双下肢肿胀者加黄芪30g,白术15g;唇甲青紫,大汗出,心悸不宁,四肢厥冷,脉沉微欲绝者,为本病之重症,当重用西洋参至15g(浓煎),加龙骨、牡蛎各40g回阳救逆固脱,并配合西医对症治疗。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10剂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服10剂无效者,改方治疗。102例,均选休息时心电图有缺血ST-T波改变者为治疗对象。有前胸压榨痛,或胸骨后缩窄痛。严重者有突发性胸闷、气喘、端坐呼吸,心动过速或过缓、烦躁、紫绀等。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0.1mV以上,T波低平或倒置,电轴显著左倾,91例病人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3例病人频发室性早搏。血脂化验:三酰甘油增高(超过1.2mmol/L以上)部分病人胆固醇增高(超过6mmol/L以上)。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血脂检查正常为临床治愈,服药30d,治愈8例。好转:服药40d,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好转,血脂化验接近正常67例;未愈:服药10剂以上,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化验均无改善者7例。治愈率为26.4%,好转率为65.6%,总有效率为92%,无效为8%。

王氏等[78]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

赖氏[79]观察本方能促进心衰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19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别予以参附汤和地高辛治疗,并以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评价两组药物的疗效。1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附汤组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21~85岁,平均61.3岁;病程3~7年,平均5.5年;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Ⅱ级36例,Ⅲ级62例;地高辛组98例,男53例,女45例;年龄19~83岁,平均63.7岁;病程3~6年,平均5.0年;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级66例,两组资料有可比性(P>0.05)。参附汤组:口服参附汤(人参30g,附片20g,加水文火煎煮,3次取汁90ml),每次温服30ml,每日3次,连服2周。地高辛组:每日晨服地高辛0.5mg,连服1周,继而减量晨服0.25mg,连服1周。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凡水肿明显者,酌加利尿剂。两组患者均在服药前、后接受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指标:主动脉血流速度峰值(PV);主动脉血流加速度(AVR);主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积分(SVTI)。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取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置取样容积在主动脉瓣环水平,取得满意的血流频谱后静止、回放,测量并计算上列参数。疗效判定标准:凡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无改善、恶化或死亡为无效。治疗结果:参附汤组显效39例,有效47例,无效12例;地高辛组显效26例,有效42例,无效30例。参附汤组临床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地高辛组的69.4%(P<0.05)。左室收缩功能改变见表12-1-34。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地高辛组相比较,参附汤组改善更显著(P<0.05)。

表12-1-34 参附汤治疗心衰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变化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地高辛组治疗后比较,△P<0.05

在对196例CHF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注意到,地高辛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CHF疗效远不如对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CHF满意。而参附汤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CHF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CHF疗效同样明显。因此,参附汤治疗轻、中度CHF的效果优于地高辛。

王氏[80]用重剂参附汤抢救急性心力衰竭2例;徐大勇[81]加用参附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0例;张孝礼对20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以参附汤加味治疗,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3例,恶化死亡1例,有效率为80%[82]。另有报道以参附汤为主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和“冠心”心衰均获效[83]。王氏[84]在参附汤基础上加味成参附强心汤治疗心衰138例效好。

4.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血栓

张氏[85]治疗高血压、冠心病40例,均停服其他抗高血压和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口服倍他乐克,静注参附注射液。结果:血压明显下降,心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P<0.01;心功能改善,EF、SV、CO、CI用药后有明显提高,P<0.01;改善心电图ST-T,P<0.01,对P-R、Q-T无明显影响,P>0.05。

李氏[86]报道用参附针抢救治疗真心痛86岁女患者1例,用参附注射液60ml兑入1000ml液体中持续滴注,滴速20滴/min,疗效不凡。参附代血浆治疗冠心病33例,脑血栓10例,收到满意疗效。用药后胸闷、失眠症状得到改善,食欲增进,体力增强。本药还有利尿作用。脑血栓患者用本方后,语言障碍,头晕,头痛,面瘫及行走困难等症均得到明显改善[19]

5.治疗结石性肾绞痛

沈氏[87]用参附汤加味治疗结石性肾绞痛30例,均有肾绞痛发作的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X线摄片、B型超声波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69岁;病史最短者3d,最长者7年,1年以内者14例;肾结石14例(双肾结石2例,单肾结石9例,肾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13例(上段结石4例,中段结石3例,下段结石6例),膀胱结石3例;合并1侧肾盂积水3例。

治疗方法:参附汤加味:党参、茯苓各30g,附子15g,生姜6g,制乳香12g,制没药10g。加减:上尿路久滞大结石,尤其表面精糙、形状不规则者加川牛膝30g,莪术10g,冬葵子15g。肾结石形体较小而规则,滞留时间较短者加海金砂15g,广金钱草、石苇各30g。输尿管结石加乌药10g,威灵仙12g,王不留行15g,广金钱草30g。膀胱结石者加篇蓄15g,滑石、车前草、石苇各30g。辅助治疗:多饮水,坚持活动跳跃,并施空掌叩击结石所在部位的机体。疗效观察:服1~3d后肾绞痛消失28例(肾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2例,膀胱结石3例),肾绞痛缓解1例(肾结石),无效1例(输尿管结石)。

孙氏[88]用参附注射液静推加静滴治疗输尿管结石、胆结石之剧痛引起休克、对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止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对无阳气暴脱者止痛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其止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振奋人体阳气、推动气血运行,解除气机壅塞而达到作用的。

6.对化疗毒性的保护作用

对照组48例常规给利血生及复方阿胶浆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化疗前及化疗后第1、2、3周复查血常规,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WBC在化疗后第1、3周高于对照组(P<0.05),第2周则更加明显(P<0.01);血Pc与Hb则分别在第2、第3周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参附注射液对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89]。颜博[90]还观察了参附注射液对化疗中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影响。

7.其他

宋氏[91]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观察组100例,给予参附注射液静注,对照组40例予654-2针剂加脑复康静滴。结果参附液组痊愈率63%,对照组为20%,P<0.01。眩晕症状观察组24h消失率63%,对照组为20%,P<0.01。

参附代血浆治疗慢性迁延型肝炎27例,肝硬化1例。服药后可使患者自觉症状得到改善,转氨酶显著下降,蛋白升高,肿大之肝脏缩小[19]

本方加味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皮症,以及先天不足、发育不良、婚后5年无嗣和下肢萎废的慢性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92~94]。

邱氏[95]用参附注射液加小剂量去氢甲基睾酮辨证治疗肾阳虚型再障贫血30例,静滴,经3~6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认为参附注射液可能有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条件和机体免疫调控作用。

董氏应用参附汤加味治疗63例肾阳虚患者,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26岁;其中哮喘3例,眩晕5例,水肿10例,寒厥2例,不孕症2例,遗尿7例,阳痿7例,遗精10例,月经不调5例,带下病2例,泄泻10例。基本方:红参6g(另炖),附子10g,仙茅10g,似灵脾10g,菟丝子15g,山药10g,牛膝10g。加减:水肿加大腹皮;失眠加合欢皮;哮喘加五味子;胸闷加佛手;遗精加沙苑、蒺藜;泄泻加石榴皮;小便失禁加益智仁;四肢厥冷加桂枝。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结果: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36例;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除)17例;好转(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8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2例,总有效率96.8%。

另有用参附汤加味治疗多汗症[97]、急性脑梗死[98,99]等的报道。

【不良反应】

刘氏报道静滴参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100]

【参考文献】:

1 赵光树,周丽娜.参附汤源流发展与临床应用.中成药,2000;22(6):440

2 杨华光,熊天琦.参附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中草药,1986;17(4):11

3 蓝庆荣,赵淑云,王进达.参附注射液质控指标的研究—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中成药研究,1983;(4):13

4 张兆旺,修彦凤,孙秀梅.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参附汤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中国中药杂志,2000;25(6):345

5 陈英,姜平川,卢华.参附注射液与几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华西药学杂志,1999;14(5~6):422

6 杨文胜.参附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15(3):27

7 蓝庆荣,洪方耀,李兰芳,等.参附注射液与其主要成分对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中成药研究,1985;(10):22

8 吴树勋,张建新,杨纯.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中成药研究,1985;(4):26

9 牟玉清.参麦注射液、生脉散、参附汤对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试验.兽医科技杂志,1983;(9):8

10 石山.参附注射液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中草药,1982;13(3):27

11 顾双林.人参、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对麻醉犬心肌力学的影响.中国急救医学,1983;3(1):39

12 韦文哲.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衰室颤及心肌细胞呼吸的影响.河北医药,1983;(1):1

13 吴树勋.参附汤的药理研究.中成药研究,1982;(6):32

14 朱寄天,等.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泸州医学院学报,1985;(1):7

15 张建新,吴树勋,齐晖,等.参附注射液对哇巴因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中成药,1989;11(3):32

16 孙平龙,卫洪昌,刘春元,等.人参附子青皮注射液对大鼠内毒素血症血浆6-Keto-PGF1α、TXB2和cAMP、cGMP影响的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6):47

17 蓝庆荣.参附注射液对失血休克家兔血乳酸和PCA的影响.中成药研究,1984;(3):28

18 丛月珠.参附代血浆的制备及药理实验.中成药研究,1982;(7):26

19 刘玉英,贺石林,杨锡平.参附柴液与地塞米松对犬感染性休克合并DIC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1):675

20 夏中元,郑利民,熊桂先.生脉、参附注射液对家兔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中国中医急症,1999;8(6):271

21 朱正华,熊利泽,董海龙.参附注射液对免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12(3):278

22 戴晓明,冯振卿,吴慧平.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2):84

23 石纪才.参附液对热缺血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0;11(5):291

24 石纪才.参附液防治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第一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休克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摘汇编(张家界),1988

25 刘先义,邹捍东,余金甫.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多脏器损伤的治疗作用.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17(7):430

26 戴晓明,王国兴.两种中药制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青海医学院学报,1996:17(4):234

27 范金茹,贺石林,王行宽.参附注射液与柴胡注射液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中成药,1991;13(2):25

28 刘荷琴,陈雨安,刘雅伶.人参、黄芪、附子及其组方对大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生成的影响.时珍国药研究,1996;7(4):209

29 田凤居.参附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内蒙古药学,1985;(3):56

30 田力.参附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内蒙古药学,1985;(3):12

31 陈玉春.人参、附子与参附汤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初探.中成药,1994;16(8):30

32 苏州三院中西医结合病区免疫室.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及参附汤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江苏中医杂志,1980;(2):32

33 郑家驹.四种中药补方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成药研究,1981;(12):28

34 凌昌全,李敏,谭金兴,等.中药对糖皮质激素受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302

35 任宏义,李浩澎,许凤云,等.肾阳虚证型病机学探讨——参附汤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的病理形态学研究.河南中医,1990;10(2):37

36 关宿东,葛敏.参附注射液抗膈肌疲劳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5):359

37 苏军凯,郑有顺,莫志贤,等.参附汤加味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2):26

38 邓文龙.中医方剂的药理与应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647

39 姜岗.药物体内累积法考察中药注射剂药代动力学的实验.中药通报,1988;2(2):88

40 龚文贤.小鼠急性死亡率法测定参附注射液药物动力学表观参数.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3;(4):385

41 许立然,田元生,魏俊英.参附注射液在休克治疗中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00;9(3):108

42 钟恺立.参附注射液治疗中枢性循环衰竭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9;8(3):122

43 丁培琳,李清菊,张安国,等.参附注射液治疗厥脱证临床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8;(4):25

44 王左,方正龙,郑舜华.回阳救逆法治疗邪毒内陷所致厥脱症.中成药,1994;16(1):28

45 郑翠娥.浅谈参附、参麦注射液的升压作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6):397

46 崔德芝,徐浩.参附注射液抢救低血容量休克.山东中医杂志,1997;16(3):136

47 赵冠英.参附注射液抢救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88

48 陈评.参附汤治感染性休克9例.湖南中医杂志,1990;6(2):11

49 吴大鸿.参附汤抢救3例休克型肺炎.新医药学杂志,1977;(11):41

50 陈莫京.运用参附注射液抢救阳气衰亡证的点滴经验.福建中医药,1983;(5):25

51 陈维亚.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30例临床观察.唐山医药,1988;6(1):6

52 吴继萍.参附、参麦注射液抢救雪上一枝蒿中毒所致低血压性休克1例.中国中医急症,1996;5(4):178

53 黎消标,刘新.参附注射液在抢救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江南医药,1999;34(2):73

54 杨晓军,罗小星.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11例.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8):23

55 符为民,余江毅.参附注射液治疗厥脱临床验证小结.中国中医急症,1998;7(1):23

56 陈镜和,朱敏.参附注射液治疗厥脱临床验证小结.中国中医急症,1998;7(1):24

57 莫成荣.参附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真心痛合并厥脱症30例.中国中医急症,1996;5(4):163

58 赵宏巨,刘春梅.参附注射液抢救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中医药信息,1999;16(2):封三

59 曲敬来,高雪,杨怀新.静注肾上腺素加参附针的心肺复苏临床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1998;(5):22

60 邹异林.参附汤加减治疗过早搏动123例.广西中医药,1995;18(4):8

61 王惠.参附注射液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35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3):41

62 邓世周,郭荣华.人参附子汤治疗病窦综合征21例疗效分析.新中医,1994;(12):23

63 李德俭,苏俊生.加味参附汤治疗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3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7):401

64 王卫星,罗燕,王筠.参附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3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2):70

65 何建宇.参附针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新中医,1997;29(2):37

66 张立群.参麦针、参附针治疗复杂型心律失常一例.云南中医杂志,1995;16(1):35

67 徐馀祥.“复方参附散”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11):7

68 赵淳.参附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抢救严重心律失常.云南中医杂志,1988;9(5):35

69 李炳鑫.人参附子治疗急性心肌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初步探讨.阜阳医药,1977;(1):14

70 张舜明.参附汤加味治疗心动过缓.四川中医,1987;5(3):33

71 孙来银.参附汤加减治愈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案.黑龙江中医药,1994;(2):36

72 易继兰.参附汤治愈快速性心房纤颤1例.中国中医急症,1994;3(1):25

73 董泉珍.参附汤为主治愈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中医急症通讯,1988;(1):14

74 张永悦.参附汤加味治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天津中医.1996;13(1):47

75 胡声春.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慢性心衰16例临床疗效观察.江西中医院,1984;(1):31

76 定明阳.参附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102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2):13

77 王慧智,谭松,金学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6):506

78 赖忠民.参附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1):691

79 王骧腾,刘洪兰,王晓明,等.重剂参附汤抢救急性心力衰竭2例.中国中医急症,1995;4(1):44

80 徐大勇,秦修成,姚瑞华,等.加咪参附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0例.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2(3):127

81 张孝礼.加味参附汤为主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20例临床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1988;7(2):5

82 陈玉珍.以参附汤为主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体会.中医药研究,1993;(5):47

83 王德春,钦秋毫,祝光礼,等.参附强心汤治疗心力衰竭138例的临床研究.江苏中医.1994;15(8):42

84 张英,李荣,张书亮.倍他乐克合参附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及对心功能影响.临床荟萃,1999;14(19):887

85 李芮,张娟.参附注射液抢救真心痛1例.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0):476

86 沈玉明.参附汤加味治疗结石性肾绞痛3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2;(2):56

87 孙芳元,刘文平.参附注射液缓解结石所致剧痛.四川中医,1995;13(2):33

88 颜博,孟祥芝.参附注射液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价值.济宁医学院学报,1999;22(3):75

89 颜博,刘宁,孟祥芝.参附注射液对化疗中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0):1582

90 宋欣伟.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0;9(2):64

91 王秀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体会.中医药信息,1993;(1):31

92 王文清.参附汤加味治疗新生儿硬皮症.新中医,1984;(1):33

93 胡道铭.参附汤治验2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3):75

94 邱仲川,陈佩.参附注射液辨证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华西药学杂志.1999;14(4):280

95 董燕钦.参附汤治疗肾阳虚63例.福建中医药,1999;30(1):49

96 张传儒.参附养荣汤治疗多汗症31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56

97 万和斌,何瑞鸣,黎旺时.参附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99;26(4):169

98 陈圣传.参附汤临床运用3例.福建医药杂志,1997;19(4):147

99 刘惠茹,王玎.静滴参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中国中药杂志,1998;23(9):5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