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湘军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湘军记兵书名。二十卷。清王定安撰。定安,号鼎丞,东湖(今湖北宜昌)人,充湘军幕府。受曾国荃委托,广搜奏章、旧稿、见闻录,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成书,二十余万字。冠曾国荃序。正文有粤湘战守、湖南防御、规复湖北、援守江西、绥缉淮甸、围攻金陵、谋苏、谋浙、援广闽、援川陕,平黔,平回、勘定西域、水陆营制等篇。其内容以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间历次战事为主,论述所用战略战术之得失,颇具兵法资料价值。有光绪十五年江南书局刻本。 湘军记兵书名,清代王定安撰。全书共20卷,约20余万字,正文有粤湘战守、湖南防御、规复湖北、援守江西、绥缉淮甸、围攻金陵、谋苏、谋浙、援广闽、援川陕,平黔,平回、勘定西域、水陆营制等篇。其内容以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间历次战事为主,论述所用战略战术之得失,颇具兵法资料价值。作者王定安,号鼎丞,东湖(今湖北宜昌)人,充湘军幕府。 湘军记二十卷。清王定安撰。王定安生卒年不详,字鼎丞,湖北东湖(今宜昌市)人。以名孝廉由州县历任监司,长期居于曾国藩、曾国荃等人幕中,熟悉湘军史实掌故。因王闿运《湘军志》对湘军多贬词,对曾国荃讥评尤甚,且成书较早述湘军事不够完备,王定安遂奉曾国荃命撰此书,隐为抗辩。该书记事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迄于光绪十三年(1887)新疆设郡县,记湘军始末,宣扬曾氏勋绩。全书分湘粤战守篇、湖南防御篇、规复湖北篇、援守江西篇、规复安徽篇、绥辑淮甸篇、围攻金陵篇、谋苏篇、谋浙篇、援广闽篇、援川陕篇、平黔篇、平滇篇、平捻篇、平回篇、戡定西域篇、水陆营制篇。以湘军为纲,附他军战略。体例为编年,取材依据奏章遗稿,逸事轶闻。文笔不及《湘军志》雄深雅健,叙事翔实、剪辑合理则过之。该书有光绪十五年(1889)江南书局刊行本。1983年,长沙岳麓书社据此作为《湘军史专刊之二》出版。 湘军记 《湘军记》清王定安撰。20卷。记叙了光三十年(1850)太平军起义爆发至光绪十三年 (1887)新疆设郡县止30年的历史。以湘军为主,附以他军战史。分粤湘战守、湖南防御、规复湖北、援守江西、规复安徽、绥辑淮甸、围攻金陵、谋苏、谋浙、援广闽、援川陕以及平黔、平滇、平捻、平回、勘定西域、水陆营制等篇。编年体。王曾为曾国藩、曾国荃幕僚20余年,根据见闻和有关奏章遗稿等资料并奉曾国荃之命,编成此书,稿成,又与郭嵩焘、曾国荃商订得失。所记湘军始末,标榜曾氏兄弟,针对《湘军志》有损湘军及曾氏兄弟声望诸直笔,隐作抗辩。 ☚ 沅湘通艺录 湘军志 ☛ 湘军记 湘军记书名。清王定安撰。20卷。光绪十五年(1889)江南书局刊行。作者久为湘军统帅曾国藩、曾国荃幕僚,因王闿运所撰《湘军志》成书较早,述湘军事不甚完备,且对湘军和曾国荃讥评贬辞甚多,故奉曾国荃之命撰成此书,标榜曾氏兄弟,隐抗《湘军志》有损湘军及曾氏兄弟诸直笔。该书基本内容为: 记述道光三十年 (1850)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至光绪十三年 (1887) 新疆设置郡县为止的38年历史。以湘军为主,附记其他部队的战史。分粤湘战守、湖南防御、规复湖北、援守江西、规复安徽、绥辑淮甸、围攻金陵、谋苏、谋浙、援广闽、援川陕、平黔、平滇、平捻、平回、勘定西域、水陆营制等篇。对研究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少数民族起义和其他活动有参考价值。 ☚ 湘军志 曾胡治兵语录 ☛ 湘军记书名。清王定安撰。二十卷。光绪十五年(1889)江南书局刊行。因王闿运所撰《湘军志》成书较早,记湘军事不甚完备,并间有讥评曾国荃之辞,作者久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欲为抗辩,乃撰此书。内载自道光三十年(1850)至光绪十三年(1887)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少数民族起义等活动,有重要史料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