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路运输概况
湖南从古老的驿道递运发展为汽车公路运输,始于清末民初。1922年8月,经省政务厅批准,商办龙骧长途汽车公司租赁长潭军路经营汽车客运,此为湘境汽车之始。1925年5月,潭宝长途汽车公司经营客运,为官办汽车客运之始。1928年10月,第一路局向汉口美信洋行订购2吨半新式大卡车6辆,开办谭宝公路货运,为湘境内汽车货运营运之始。1929年省公路局成立,汽车运输客货兼办,车况、站务、运力、管理皆初具规模。至1936年,汽车营运范围拓展至长、邵、衡、零、郴、益、常、沅陵等33县 (市),通车公路达2745.7公里,且开始与赣、粤、桂、川、黔等邻近省份沟通。其规模与效益跃居全国同业之首。但是,由于后来战事颁繁、物价暴涨、政局混乱,公路运输逐渐处于衰败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湖南运输经历了恢复、调整、徘徊、拨乱反正四个历史时期。
❶、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挺进西南、华南地区,全省公路运输职工积极恢复交通、支援前线。1950年1月,湖南省公路运输公司成立,公路运输面临着: 汽车陈旧、配件和燃料供应困难,公路路况极差,通车公路仅1305公里,其中近三分之一雨天不能行车的艰难局面,同时还肩负着对私营汽运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此期间,汽车运输管理部门积极推行: 运输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服务,推行计划运输、制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此同时,国产汽车、配件生产项目逐渐起步,并开始趋向规模。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的1957年,客车增长21.65%,货车增长18.8%。
❷、“二五”期间,经济发展过热导致宏观失控,发展比例失调,公路货运流量倍增,供需矛质突出,各行业自备运输车队应运而生。国营汽车企业则大力“挖潜”以拼设备、拼人力、拼材料的方法满足运输需求,但终因汽车“管、用、养、修”失调,燃料、配件供给不足车况急剧下降,效率锐减。1961年开始进行调整、整顿,始逐步入正轨。
❸、“文化大革命”期间,组织、管理机构、人事变化频繁,规章制度多遭破坏,汽车运输事业徘徊不前。1970年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全省开展“运输大会战”活动,初期效果尚可,后期则单纯以完成本企业指令性计划为前提,导致汽车运输与社会生产脱节。公路建设方面亦是曲折发展。
❹、1977年,国家开始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经济方针。湖南把发展山区公路作为重点,有计划地修建县际公路,至79年底共修建县、乡公路7295公里,桥梁7.153万延米。农村的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客流、货流量剧增,各县、市以至区、乡纷纷开办汽车运输,公路运输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营。交通管理部门则全面放开运输市场,拓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运输经济,城、乡个体、集体客货运汽车猛增,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几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运输网络。为加强管理,湖南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湖南省汽车运输企业稽查联合会分别于1987年10月、1990年8月成立。“八五”期间,湖南省公路建设投资达41.5亿元,比“七五”增加25亿元。全省公路总里程增加1540公里。至1995年底,公路总里程达59125公里,等级公路增加到30383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达2006公里,相继建成莲易一、二级专用公路,长 (沙) 永 (安) 一级专用公路,长 (沙) 益(阳)一级专用公路。桥梁总数达9515座,26.47万延米,106、107、207、209、320、322国道穿境而过,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全省拥有民用汽车35.24万辆,客运量65971万人,周转量242.46亿人公里; 货运量41272万吨,周转量235.52亿吨公里。“九五”期间,湖南省计划建设重点交通工程20项,总投资193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