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温胃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温胃饮

❶《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三方。人参、炒白术各一至三钱(或一两),炒扁豆二钱,陈皮一钱(或不用),干姜 (炒焦) 二至三钱,炙甘草一钱,当归一至二钱(滑泄者勿用)。水煎,食远服。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病证。如下寒带浊者,加补骨脂一钱;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属; 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 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五至七分;水泛为痰而胸腹痞满者,加茯苓一二钱; 脾胃虚极,大呕大吐不能止者,倍用参、术,仍加胡椒二三分煎熟,徐徐服之。
❷《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人参、炮姜、甘草、沉香、制附子各一钱,炒白术二钱,丁香五分,吴茱萸七分,柿蒂十四个。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不拘时服。治痈疽脾胃虚弱;或内伤生冷,外感寒邪,致胃脘疼痛,呕吐清水,呃逆等症。

温胃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组方药物】 人参3~6克(或用至30克) 炒白术3~6克(或用至30克) 炒扁豆6克 陈皮3克(或不用) 干姜3~6克(炒焦) 炙甘草3克 当归3~6克(滑泄者勿用)
【制剂用法】 上药7味,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主要功效】 温中和胃。
【适应病证】 脾胃虚寒,呕吐吞酸,大便泄泻,不思饮食;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
【加减应用】 下寒带浊者,加破故纸3克;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2克;水泛为痰,胸腹痞满者,加茯苓3~6克;脾胃虚极,大呕大吐,不能止者,倍用参、术,加胡椒0.3~0.6克,煎熟徐徐服之。

温胃饮wēnwèiyǐn

❶《景岳全书》方。人参一钱至一两, 炒白术一钱至一两, 炒扁豆二钱, 陈皮一钱, 炮姜一至三钱, 炙甘草一钱, 当归一至二钱(滑泄者不用)。水煎服。治中寒呕吐, 吞酸泄泻, 不思饮食, 及妇人脏寒呕恶, 胎气不安等症。
❷ 《医宗金鉴》方。人参、炮姜、甘草、沉香、制附子各一钱, 炒白术二钱, 丁香五分, 吴茱萸七分,柿蒂十四个,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水煎服。治脾胃虚寒, 胃脘疼痛, 呕吐清水, 呃逆等症。

温胃饮

温胃饮

本方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三。系由《伤寒论》理中汤加味而成。方由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白术(炒)一、二钱或一两,扁豆(炒)二钱,陈皮一钱(无滞者不用),干姜(炒焦)一、二、三钱,甘草(炙)一钱,当归一、二钱(滑泄者勿用)组成。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功能温胃补脾。主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本方所治证属寒邪损伤脾胃阳气,以致脾胃升降失调,治宜温中、祛寒、补虚为主。方中炮姜温胃祛寒为君;人参、白术、扁豆益气补中,健脾和胃共为臣药;炙甘草补脾和中,当归补血活血且能安胎,陈皮理气健脾均为佐使。全方作用,能使寒邪散去,中焦温暖,升降自调,则呕吐、泄泻诸证可愈。原方加减法:“下寒带浊者加补骨脂一钱;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属;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五至七分;水泛为痰而胸腹痞满者,加茯苓一至二钱;脾胃虚极,大吐大呕不能止者倍用参、术,加胡椒二至三分,煎熟,徐徐服之。”

☚ 理中丸   扶阳助胃汤 ☛
000041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