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伦约1734—1774

清乾隆年间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山东寿张党家庄人。他目睹农民深受土地兼并和苛捐杂税之苦,长期利用清水教(白莲教的支派)和传授武艺秘密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了大批起义骨干,准备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发动起义,不料机密泄露,遂决定提前发动。八月二十八日夜,领导农民攻入寿张城,杀死知县沈齐义,提出反对“额外加征”的口号,打开粮仓救济贫民,并打败前来镇压的兖州总兵惟一,乘势攻占阳谷、堂邑。九月六日,指挥队伍以逸待劳,击溃山东巡抚徐绩指挥的三路围攻,并将之包围在临清县东南的梁家浅。次日,指挥攻占南北水路交通枢纽——临清旧城,威逼临清州城。后因力量悬殊,临清旧城于九月下旬失守,他举火自焚。

王伦

王伦

明代画家。字理之。昆山(今属江苏)人。善画人物肖像。画法学沈周、唐寅,认为唐寅“妙过晞古(李唐),不师其法者为痴”。正德十五年作《白下落木图卷》,行笔绝似唐寅。绘画作品尚有《柳溪归棹图》、《沈周六十小像》等。亦工书,能篆、隶。

☚ 陈道复   谢时臣 ☛

王伦?—1043

北宋士兵起义首领。原为沂州(今山东临沂东南)虎翼军军士。庆历三年(1043年)五月,结合四、五十人杀沂州巡检使朱进,据沂州起义。北上攻密(今山东诸城)、青(今山东益都)二州。因遭京东巡检使傅永吉掩击,遂南下克泗州(今江苏盱眙北),又渡淮连克楚、真、扬、泰四州及高邮军(今江苏淮安、仪征、扬州、泰州及高邮)。他穿黄衣,率义军数百人,皆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样,转战千余里,如入无人之境,并建立年号,设置官职。七月,在扬州山光寺南与尾追而至的傅永吉军激战失利,奔和州(今安徽和县),于采石渡江时被俘牺牲。

王伦

❶(?~1043)北宋士兵起义首领。原为沂州(今山东临沂东南)虎翼军军士。庆历三年(1043年),结合四五十人杀沂州巡检使朱进,据沂州起义。北上攻密(今山东诸城)、青(今山东益都)二州。因遭京东巡检使傅永吉掩击,遂南下克泗州(今江苏盱眙北),又渡淮连克楚、真、扬、泰4州及高邮军(今江苏淮安、仪征、扬州、泰州及高邮)。后在扬州山光寺南与尾追而至的傅永吉军激战失利,被俘牺牲。
❷清代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寿张(今山东阳谷)人。在乡传授气功、拳术,利用清水教(白莲教支派)组织附近农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在寿张起义,提出反对“额外加征”的口号。教徒王经隆在堂邑(今聊城)起义响应,连下寿张、阳谷、堂邑和临清旧城。后在临清旧城与清军激战,因寡不敌众,战败自焚而死。

王伦

王伦?—1774

清朝中叶农民起义首领。寿张(今阳谷东南)人。为白莲教支派清水教首领。他相貌魁梧,臂力过人,而且有一身好武艺。原在官府作县役,后因事被辞退。从此他便为百姓治病行医,并一直在山东运河沿线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鲁西一带连年饥荒,清王朝由于出兵金川(今四川西北部)和不断加征钱粮,濒于死亡边缘的广大人民不堪忍受,王伦便以反对额外加征相号召,在寿张领导农民起义,旋即攻占寿张、堂邑、阳谷和运河重镇临清旧城。清廷立即派内阁大学士舒赫德率重兵镇压。由于寡不敌众,临清城被攻破,王伦自焚而死。起义失败。

☚ 王匡   王导 ☛

王伦?—1043

北宋时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兵士出身。庆历三年 (公元1043年) 夏,在沂州 (今山东临沂东南) 率士兵百余人起义,杀巡检使朱进,北上攻密、青二州 (今山东诸城、益都),继又乘虚南下,进克泗州 (在今江苏泗洪东南),渡淮河,攻入楚、真、扬、泰四州及高邮军 (今江苏淮安、仪征、扬州、泰州、高邮),直达和州 (今安徽和县)。他穿黄衣,自置官职,战士都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后因力量分散,在扬州山光寺南一战失败,在和州战死。


王伦1084—1144

南宋使臣。字正道。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家贫,少任侠。常与恶少为伍,屡犯王法得免。汴京(今开封)失守,钦宗御宣德门,他自荐其才,被擢用。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以朝奉郎假刑部侍郎使金,被扣至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放归。七年,第二次赴金,见挞懒。次年,复与金使同至临安(今浙江杭州),约定和议,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第四次赴金,被兀术扣留六年,不肯为金官,死于北方。


王伦

清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寿张(今山东阳谷)人。在乡传授气功、拳术,利用清水教(白莲教支派)组织附近农民。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在寿张起义,提出反对“额外加征”的口号。教徒王经隆在堂邑(今聊城)起义响应。连下寿张、阳谷、堂邑和临清旧城,开仓济贫,深受百姓拥护。后在临清旧城与清军激战,因众寡不敌而败,自焚死。年约四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