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温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温李 温李唐诗人温庭筠、李商隐之并称。金元好问《黄金行》:“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二人以绮词丽语齐名当世,然风格及成就实有差异。李诗典雅华丽,成就为高;温诗绮丽香艳,成就远逊。 ☚ 刘柳 三李 ☛ 温李 温李晚唐词人温庭筠和南唐词人李煜的并称。清汪东《唐宋词选识语·温庭筠》:“诗言温、李,词亦当举温、李……才思发越,后主为优;气息醇厚·温似尤胜,拟诸诗家殆犹枚乘、傅毅之流,后主则子建之匹也。” ☚ 温和 金陵二主 ☛ 温李 温李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二人诗皆受六朝诗人和李贺的影响,色彩秾艳,语言绮丽,后人往往并称之。唐裴庭裕云:“(温)庭筠字飞卿,彦博之裔孙也。词赋诗篇冠绝于一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新唐书·温庭筠传》云:“(温)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论者且好比较二人的优劣。《旧唐书·文苑传》认为“文思清丽,庭筠过之”。宋刘克庄曰:“温、李二人记览精博,才思横逸,其艳丽者类徐、庾,其切近者类姚、贾。义山之作尤锻炼精粹,幽微探索,不可草草看。”(《后村诗话》卷四)明陆时雍亦曰:“李商隐丽色闲情,雅道虽漓,亦一时之胜。温飞卿有词无情,如飞絮飘扬,莫知指适。”(《诗镜总论》)李在讽谕时政之切近以及诗意之深婉、词语之精粹诸方面都过于温,其诗歌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皆大于温。 ☚ 艳体 杜荀鹤体 ☛ 温李 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温庭筠与商隐同时齐名,时号“温李”。二人记览精博,才思横溢,其艳丽者类徐、庾,其切近者类姚、贾。李义山之作,尤锻炼精粹,探幽索微,不可草草看过。世传飞卿傲妇翁,亦可见其不羁。 温、李诗皆轻艳。李集中情诗尤多,然妻死,府主选乐籍一人赠之,自云栖志禅玄不纳,有谢启辨生平篇什中无赖事非实。信尔,当非仅挑达一生者。 李商隐丽色闲情,雅道虽漓,亦一时之胜。温飞卿有词无情,如飞絮飘扬,莫知指适。……余于温、李诗,收之最宽,从时尚耳。 晚唐温、李以丽名家,然李多隐射之词,温多游移之致。凡诗以雅始,以丽终。丽即敝败随之,陈梁其前鉴也。 李贺、李商隐、温庭筠古律之诗多侧词艳语,宋初杨大年诸人翕然宗之,号“西昆体”,人多訾其僻涩。今人但指商隐诗为昆体,非也。 温、李并称,自今古皮相语。飞卿,一钟馗傅粉耳;义山风骨,千不得一。 温不如李、亦时有彼此互胜者。……余尝戏较温、李一生,截长补短,差足相当;诗歌笺启,两皆匹敌。究生平所缺者,温不见古文,李则无小词;温终困一科名,李未闻有贤子。 温、李擅长,固在属对精工,然或工而无意,譬之剪采为花,全无生韵,弗尚也。义山“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飞卿“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对句用逆挽法,诗中得此一联,便化板滞为跳脱。 温、李并称,就中有异同。止如乐府,则玉溪不及太原,余则太原不逮玉溪远矣。 自汉以迄中唐,诗家引用典故,多本之于经传 《史》《汉》,事事灼然易晓。下逮温、李,力不能运清真之气,又度无以取胜,专搜汉魏诸秘书,括其事之冷寂而罕见者,不论其义之当与否,擒剥填缀于诗中,以夸耀己之学问渊博。俗眼被其炫惑,皆为之卷舌伸眉,咄咄嗟赏,师承唯恐或后。 义山古体多名言,温则文情哀艳,谓之工于辞章则可,比于《行次西郊》、《韩碑》、《赠四同舍》诸作则不逮。至于五七言,则又两相颉颃。 世以温李并称,诬也。义山,诗也;飞卿淫词,不可以言诗也。 (纪昀) 又曰:李义山诗,运意深曲,感事托讽,佳处往往逼杜,非飞卿所可比肩,细阅全集自知。 温、李文采相等,气骨李胜于温。究之设色太浓,终是二家诗境未好处。 温、李两家诗,非徒巧艳夺目,直是风骨不凡。今人无其风骨,一味刻翠剪红,乃徐东野派,不是温、李诗。 温李唐诗人温庭筠与李商隐同时齐名,诗风绮丽,较为接近,并称温李。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下:“ (温) 庭筠字飞卿,彦博之裔孙也。词赋诗篇,冠绝一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温李晚唐诗人温庭筠、李商隐的并称。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下:“(温)庭筠……词赋诗篇冠绝于一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但李诗实胜于温。 温李wen liWen and Li,poets Wen Tingyun and Li Shangyin of the Tang Dynas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