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渔人得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渔人得利 比喻双方相争,第三者从中得到好处。郭沫若《屈原》五:“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拑: 同“钳”。禽:同“擒”。) 〔变式〕渔翁得利 〔近义〕坐收渔利 不劳而获 坐享其成 〔反义〕劳而无获 〔辨析〕“渔人得利”“坐收渔利”偏重在等待时机从别人争斗中得利,“不劳而获”偏重在自己不劳动而得到或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坐享其成”偏重在坐等享受别人的成果。 〔连用〕鹬蚌相争 鹬蚌相持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渔人得利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故事】:赵国企图攻打燕国。著名游说之士苏代替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路过易水,看见有一只河蚌从水中上岸来晒太阳,恰好遇着一只鹬鸟飞来。鹬鸟看见河蚌张开贝壳在晒太阳,便用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立刻合拢贝壳,一下子钳住鹬的嘴不放。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变成一只死蚌。”河蚌说:“我今天不开壳,明天不开壳,你就成了一只死鹬!”他俩谁都不肯罢休。正当相持不下的时候,突然来了个渔翁,他毫不费力地捉住了河蚌和鹬鸟。”苏代讲完了这段故事就对赵王说:“假如赵国去攻打燕国,两国相争,彼此削弱,那么,强大的秦国就会坐收渔人之利,请大王三思而行。”赵惠王听了,觉得苏代言之有理,于是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意思】:原指鹬蚌相争,渔人毫不费力地得到了好处。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相争,使第三者从中得利。亦作“渔翁得利”、“渔人之利”。 【古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明·冯梦龙《滕大尹鬼断家私》:“这正叫做‘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郭沫若《屈原》第五幕:“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人得利。”
渔人得利比喻第三者坐享其利。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人得利。” 渔人得利即“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两方相争不下,第三者坐收其利。语出《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大尹判几条封皮,将一缸金子封了,放在自己轿前,落得受用。……这正叫做‘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蚌鹬相争渔人得利 获利 获利润利 享利 吃利 食利 ☚ 得财 得名 ☛ 渔人得利打渔人获得利益。多与“鹬蚌相争”联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汉代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合,渔者得而并禽之。”清代张廷玉等《明史·外国·占城》: “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如必驱兵苦战,胜负不可知,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 渔人得利yú rén dé lì比喻两者相争,而第三者安享其利。《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 渔人得利yú rén dé lì比喻双方相争,第三者从中得到好处。郭沫若《屈原》五:“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 渔人得利yúrén-délì比喻双方争执,各不相让,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参见“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yú rén dé lì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渔人得利yúrén-délì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郭沫若《屈原》5幕:“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 渔人得利yú rén dé lì渔人:打鱼的人,此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也作“渔人之利”、“渔翁得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