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渔业技术措施经济效果评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渔业技术措施经济效果评价evaluation of economic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mea-sures in fishery从取得的有用效果和投入的劳动耗费相互间的数量关系,对渔业技术措施所作的比较、分析和选优。按渔业生产的性质可分为捕捞渔业技术的经济效果评价和养殖渔业技术的经济效果评价。按经济活动阶段性可分为渔业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有关技术的经济效果评价。水产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渔业的产量。资源增殖与捕捞能力的协调发展是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对水产资源利用技术进行经济分析, 是渔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前提条件。水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做好水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是保证产品质量、获得渔业生产经济效益不可缺少的环节。渔业技术经济研究涉及捕捞业和饲养业以及产品的储藏、加工和运销等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 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评价。 ❷单位水产品成本。反映生产单位水产品所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总和的价值,其中包括饵料、燃料等物质消耗以及修理费、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工资等各项费用支出。计算公式为: ❸饵料系数。反映单位水产品需要消耗饵料的数量。计算公式为: ❹成本利润率。反映渔业生产中利润与成本的比例关系,即利润占成本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❺资金利润率。反映获得的利润同资金占用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此外,还有常用的分析指标:❶渔业资源利用系数。表明渔业资源总量中允许采捕的水产品数量。人们根据渔业资源合理的利用系数实行适量捕捞,既能恢复和保护渔业资源,又能提高鱼的品质并增加产量,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起来,取得好的经济效果。如果无视资源利用系数,实行过量捕捞,就会导致相反的效果。计算公式为: ❷渔获率。反映捕捞作业效能的指标。渔获率高低取决于渔具渔法的生产效率。在渔业资源利用系数范围内,渔获率愈高愈好。如果渔获量超过了最大潜力的允许捕捞量,渔获率愈高,对渔业资源的破坏程度愈大,水域生产力便不能稳定。最佳渔获率应与渔业资源利用系数相接近。计算公式为: ❸可养水面利用率。反映可养水面的利用效率,相当于农业上的土地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❹养殖水面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只反映技术效果和管理效果,不反映取得这些效果耗费了多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计算公式为: ❺捕捞渔业单位产量。国际上一般用渔船吨位的报告期水产品产量表示。在中国的实际工作中多用每条(或对)渔船的产量表示。计算公式为: ![]() ❻平均网产量。指渔船在报告期平均每投网一次所得到的水产品产量。它是反映渔船生产技术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 ❼水产品总产量指标。指全年捕捞和养殖的水产品总数量。水产捕捞的流动性大,水产品产量只能按生产单位的所在地进行统计。到外地捕捞而产品也在外地出售的,其产量仍应统计在本地的水产品产量中;外地则不统计这部分产品的产量,以免重复计算。年度产品只包括已经捕捞并已返航卸港和养殖水体、滩涂中已经起捕的那部分水产品。关于计量标准,日本、苏联、美国等国家不论何种产品均按鲜品计算。在中国,大宗鱼类按鲜品计算:海蜇按三矾后成品计算: 各种藻类和海参按干品计算; 贝类中的牡蛎按鲜肉计算,蚶、蛤、蚌按5千克鲜品折1千克计算: 贻贝、江瑶贝、鲍鱼、扇贝带壳计算。海洋捕捞中一些量少易变质、必须在海船上加工后才能带回港的副产品,其计算方法因品种而异,其中干虾米和蟹子肉按1:10折鲜,其余干品按1:5折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