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郎窑红瓶
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产品,系宫中御用器物。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的制瓷工匠恢复生产停烧两百多年的红釉,并且品种增多,其中以郎窑红最为名贵。这种红釉是在督窑官郎廷极署理窑务时创烧成功,以姓名器,故曰郎窑红。郎窑红的釉色色泽较宣德的釉更为浓艳,光亮夺目,极尽绚丽灿烂之致; 在烧制时,口部边缘由于釉垂流较薄,多显露胎骨,色呈粉白、淡青或浅红。此瓶外口沿处呈淡绿色,器里器底施苹果青釉,釉色鲜艳明亮,如同宝石泛光,是郎窑红釉的精品。清代郎窑红的烧制成功,结束了我国瓷器生产工艺自明代中期以来两百多年的衰退局面,使红釉的质地超过以往任何品种,因此此件郎窑红瓶作为康熙时期红釉的典型制品,在中国陶史上具有很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