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商乐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商乐舞 清商乐舞魏、晋、南北朝俗乐舞的总称。“清商”之称的来源,说法颇多,如云出于汉代《相和歌》,因为其三调中的“清”调以商为主,举“清商”以代三调;又云出于古之《商歌》,《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清,商也。浊,宫也。”《商歌》即“清商”,等等。“清商乐舞”继承了汉代《相和歌》的传统,又吸收和发展了南方民间乐舞的“西曲”、“吴歌”。《魏书·乐志》:“初高祖讨淮、汉,世宗定寿春,收其声伎——江左所传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清商》。”《旧唐书·音乐志》:“《清乐》者,南朝旧乐也。永嘉之乱,五都沦丧;遗声旧制,流落江左。宋、梁之间,南朝文物,号为最盛;人谣国俗,亦各有新声。后魏孝文、宣武用师淮、汉,收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可见“清商乐舞”包含着中原旧乐与南方新声两大部分。按《魏书·乐志》所载,其中的中原旧曲有《明君》、《鞞舞曲》、《公莫》、《巾舞曲》、《拂舞曲》等等。“西曲”则有《乌夜啼》、《寿阳乐》、《估客乐》等等。“吴歌”以歌居多,舞曲著名者有如《前溪舞曲》等。作为俗乐舞,“清商乐舞”比较活泼,往往多有表现爱情内容者。所以,蔡邕说:“清商其词不足采”(《乐府古题要解》引)。张衡《西京赋》中已有此描述:“秘舞更奏,妙材骋伎……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绮。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西曲”、“吴歌”中,更有热情的抒发:“走马放苍鹰,飞驰赴郎期。”(《孟珠》)“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襄阳蹋铜蹄》)“人生欢乐时,少年新得意。一旦不相见,辄作烦冤思。阳春二三月,相将舞翳乐。曲曲随时变,持许艳郎目。”(《翳乐辞》)陈朝刘删诗:“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唐人崔颢诗:“舞爱前溪妙,歌恋子夜长”。则是对《前溪舞》的描绘。 ☚ 踏歌 ·其他· ☛ 清商乐舞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俗乐舞的总称。因汉乐府《相和歌》中有清商三调:平调、清调、瑟调。清调以商为主,举清商以代表三调。故称清商三调,即清商乐舞。包括《相和歌》 、《相和大曲》 、《清商三调》 、《吴歌》 、《西曲》 及《杂舞》 。经过汉魏六朝到唐初,不断吸取民间乐舞的营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隋文帝很欣赏清乐,谓之 “华夏正声” 。他设隋朝七部乐中有《清商伎》 ,后又制九部乐,把《清乐》 (即清商乐舞)列于首部。唐初设十部乐,《清乐》仍居第二位。后随着唐代与西域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清商乐舞逐渐与西域音乐舞蹈结合,形成唐代的燕乐舞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