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凉山石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凉山石窟 清凉山石窟石窟寺。位于今陕西延安城东北清凉山。共四个洞窟,坐北面南。主窟为一号窟,即万佛洞,宽约17、深约13、高约6.7米,窟顶呈凹字形。窟中设佛坛,坛上三佛已毁。坛两端有通顶大屏柱。屏柱和洞窟四壁满雕千佛,并间有释迦、弥勒、多宝等佛及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像。东西二壁和洞门两侧有龛,其内有较大的佛、菩萨像。屏柱上还雕有佛涅槃的故事和十五级浮图。窟中造像万余尊,大者1米多高,小者25厘米。此窟最早的题记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东侧为2号窟,前宽5、后宽5。7、深4.6、高4.6米。北壁雕佛与弟子立像,左壁为文殊,右壁为普贤,还有韦陀、天王和十六罗汉。此窟也为宋窟。2号窟左上方的3号窟,宽7、深9、高5米,中央莲台雕弥勒佛一尊。窟顶八角藻井,由内向外有八卦图案、迦楼兰、二龙戏珠、莲叶荷花、宝相花、佛传故事等。四壁雕满佛像。此窟凿于明代。4号窟前宽约4、后宽约6、深5.3、高3米,窟壁浮雕佛传故事和山、水、石、云、亭台楼阁等。此窟凿于明代。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泓寺石窟 河庄坪石佛堂石窟 ☛ 清凉山石窟 清凉山石窟石窟寺。位于今陕西延安城东北清凉山。共四个洞窟,坐北面南。主窟为一号窟,即万佛洞,宽约17、深约13、高约6.7米,窟顶呈凹字形。窟中设佛坛,坛上三佛已毁。坛两端有通顶大屏柱。屏柱和洞窟四壁满雕千佛,并间有释迦、弥勒、多宝等佛及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像。东西二壁和洞门两侧有龛,其内有较大的佛、菩萨像。屏柱上还雕有佛涅槃的故事和十五级浮图。窟中造像万余尊,大者1米多高,小者25厘米。此窟最早的题记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东侧为2号窟,前宽5、后宽5。7、深4.6、高4.6米。北壁雕佛与弟子立像,左壁为文殊,右壁为普贤,还有韦陀、天王和十六罗汉。此窟也为宋窟。2号窟左上方的3号窟,宽7、深9、高5米,中央莲台雕弥勒佛一尊。窟顶八角藻井,由内向外有八卦图案、迦楼兰、二龙戏珠、莲叶荷花、宝相花、佛传故事等。四壁雕满佛像。此窟凿于明代。4号窟前宽约4、后宽约6、深5.3、高3米,窟壁浮雕佛传故事和山、水、石、云、亭台楼阁等。此窟凿于明代。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泓寺石窟 河庄坪石佛堂石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