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缺铨选法
清代各地方官吏缺额时的推荐和录用的办法。《清史稿·选举志五》: “铨选按格拟注,凭签掣缺,拘于成例,历代间行保荐制,以补铨法之不逮。顺治初,定保举连坐之法。十二年,以直隶保定、河间、江南江宁、淮、扬、苏、松、常、镇,浙江杭、嘉、湖、绍等30府,地方紧要,诏京、外堂官、督、抚各举1人备简,不次擢用。已,有以贪庸败者,给事中任克溥言: ‘皇上对天下知府中权其繁剧难治者30,许二品以上官荐举,破格任用。为时未久,以贪劣劾罢者数人。诸臣不能仰承圣意,秉公慎选,乞下吏议。’ 从之。康熙七年 (公元1668年) 诏部、院满、汉官才能出众者,许不计资补用。明年,吏部请罢保荐,仍循俸次升转,以权钻营贿赂。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