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淡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淡泊安靜,靜止。《太平御覽》王逸《機賦》:“大庭淡泊,擬則川平。” 淡泊 淡泊古代诗学概念。语出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馀子所及也。”(《东坡后集》卷九)“淡泊”一词用来形容一种处世修养境界,三国时期已有。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短唱不足以致弘丽之和,势利不足移淡泊之心。”淡泊原指清心寡欲,恬静平和,不为利惑所动的人生态度。引申到诗歌审美领域,则指一种意境平和、色彩清淡的风格特色。唐代司空图《诗品》已有《冲淡》一品。司空图还概括王维、韦应物的诗风为“澄淡”(《与李生论诗书》)。宋代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都提倡“平淡”。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所谓淡,不是淡而无味,平庸肤浅,而是指用平易朴素而含蓄的语言,表现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评韩柳诗》)。但是,同为“平淡”风格,因人之功力及修养而具有不同的艺术境界。朱自清《宋五家诗钞》分析陶渊明及梅尧臣之“平淡”云:“平淡有二。韩诗云:‘艰宕怪变得,往往造平淡。’梅(尧臣)平淡是此种。朱子谓:‘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此又是一种。”由此可见,诗家“淡泊”之境,有“天籁”“人籁”之别,创造的方法不妨有异。总之,“淡泊”作为古代诗歌审美范畴受到了批评家的推崇,清代王士禛曾推为“品之最上者”(《带经堂诗话》卷三)。 ☚ 冲淡 枯淡 ☛ ![]() ![]() 淡泊dànbó(对名利)不追求;不热衷 淡泊dàndó(也作“澹泊”)形容恬淡或不追求名利。用于品性、本性、性格、情味、境遇、生活等。例如: 淡泊;淡薄◉ 淡泊dànbó 书 动 不追求名利。〈例〉~名利/ 生性~/ ~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dàn bó也作澹泊。 淡泊(反)浓厚 浓重 淡泊dàn bó指花的颜色消退:蒂有余香金~,枝无全叶翠离披。(三八·879) 淡泊dànbó不追求名利。 淡泊[澹泊]、恬淡;啖名、沽名、好名、热衷[热中]、贪婪、贪心○淡泊dàn bó(形)〈书〉不追求名利:~名利|~寡欲|~明志|他一生~。也作〖澹泊〗。 ○恬淡tián dàn(形)不追求名利:~好古|天性~|~寡欲|闲逸~。 ●啖名dàn míng(动)贪求虚名:天性~|~贪欲|~无已。 ●沽名gū míng(动)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钓誉|~干誉|~卖直|男儿徇大义,立节不~。 ●好名hào míng(动)沉溺于名利;贪恋名利:~心切|~喜功|~喜荣|~渔利之徒。 ●热衷rè zhōng(动)急切盼望得到个人的地位或利益:~名利|~金钱|~于权力。也作【热中】。 ●贪婪tān lán(形)贪得无厌(多含贬义):生性~|~成性|他对金钱非常~|拿起筷子便~地吃起来。 ●贪心tān xīn(形)贪得无厌;不知足:这人太~|他非常~|~不足蛇吞象。 淡泊dàn bó〖形容词〗 淡泊/淡泊名利/品性淡泊/淡泊无欲 ☚ 不急 淡泊 ☛ 萧条 萧条萧然 萧疏 萧梢 萧散 萧寂 索落 荒荒 另见:寂寞 荒凉 人少 兴旺 ☚ 凄清 荒凉 ☛ 淡泊无欲 淡泊无欲心地洁净如水:臣心如水 ☚ 品性淡泊 喜悦 ☛ 淡泊 淡泊淡(淡薄;凝淡;疏淡) 泊(湛泊) 惔(惔怕) 恬(恬泊) 冲 淡简 疏淡 凝淡 湛然 疏冷 静素 另见:心静 清静 恬淡 恬静 不动心︱追求 ☚ 淡泊 淡泊名利 ☛ 淡泊 淡泊意为不刻意追求名利或声色犬马。也作“澹泊”。 ☚ 安业 养性 ☛ 淡泊dàn bó❶恬淡,寡欲。《抱朴子·广譬》:“短唱不足以致弘丽之和,势利不足以移~~之心。”也作“澹泊”。诸葛亮《戒子书》:“非~~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dàn bó❶性情恬淡寡欲。《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喻嘉言》:“李先生玉体清瘦,淡泊宁静以御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