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淞沪抗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淞沪抗战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1932年1月28日,中国军队在上海抗击日军的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海军陆战队从租界向闸北发动进攻,这就是“一·二八”事变。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驻扎在上海的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不顾军政部长何应钦关于避免与日军冲突的电令,奋起反抗,从而爆发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司令官盐泽狂妄叫嚣“四个小时即可了事”。2月3日,日军分三路围攻闸北,同时猛攻吴淞,但均被击退。7日,日本先后增调1个混成旅团、1个师团到沪参战,并两次改任司令官,加强指挥。20日起,日军向吴淞、江湾、闸北发动全面进攻。23日,十九路军在庙行与日军展开决战,击毙日军3000多人。24日后,日本再次改派司令官,增援2个师团到沪参战。十九路军除得到第五军前来助战外,未获南京政府的任何援助,十九路军与日军激战30多天,毙伤日军1万多人,使日军四易主帅。但由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十九路军孤军奋战,弹尽粮绝,3月被迫撤出上海。3月24日,中日双方进行停战谈判。5月5日,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政府取缔抗日组织和活动;将十九路军调离上海;浦东和苏州河南岸中国不得驻兵。《淞沪停战协定》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它的签订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淞沪抗战

见“一二八事变”。

淞沪抗战

淞沪抗战

亦称淞沪会战或“八·一三”上海抗战。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上海的战役。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次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淞沪战役展开。战役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40万人参战,日军参战兵力逐次增至20余万。战斗异常激烈,双方展开拉锯战。11月5日日本援兵在杭州湾登陆,中国守军腹背受敌遂全线撤退。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战役打破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有利于全国抗日总动员。中国守军拼死血战、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 叶挺   平型关大捷 ☛
000019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