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淋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淋病lìnbìng

因淋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性病。症状是尿道发炎,排尿涩痛,尿中带有脓血。

淋病lìn bìng

一种性病。543年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五:“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往返风,若不调顺,闭身流脉,令作淋病,一切身分,皆悉疼痛,腹痛身根疼痛,不能饮食,精血竭尽,不产子孕。”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癌肿、梅毒、淋病者,在痔核亦每有疼痛。”

淋病【同义】总目录


淋病白浊

淋病

性传播疾病之一。多由交媾不洁,外受湿热邪毒,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积湿生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证见尿道口红肿,小便频数,短涩不利,滴沥刺痛,尿液混浊,如脂如膏,甚则排尿困难,阴茎痛性勃起,腹股沟淋巴结肿痛,伴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女性仅轻度尿频、尿急、尿痛,外阴刺痒灼热,黏液性或脓性白带增多,宫颈水肿,月经过多,小腹坠胀,伴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可继发不育。慢性者,尿道刺激症状轻微,可见少量稀薄排泄物溢出,尿液中可见淋丝。腰膝酸软,头晕乏力,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治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萆薢分清饮;慢性者宜益肾健脾利湿,用六味地黄汤合清心莲子饮等。

淋病

淋病

淋病是性病之一,解放后,取缔娼妓,在我国已基本消灭。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国内外交往的增多,淋病又开始出现。淋病在世界范围内为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主要原因(约占65—72%)。淋病的病原菌是淋菌,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见图7.2-2),其特点是侵袭粘膜,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接触淋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便盆、器械等间接传染者少,但幼女主要通过间接传染。采用阴茎套,子宫帽或杀精药物避孕者感染淋病的机会要少。许多妇女感染淋病后并无症状。在有症状的患者中,早期局限于下生殖、泌尿道,随后因病情的发展而累及内生殖器,潜伏期约3—7天后发病。在外阴部引起炎性反应,首先出现的往往是尿痛、尿频、排尿困难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同时白带增多,外阴部烧灼感。检查见外阴、阴道外口及尿道口充血、红肿,以手指从阴道前壁向下压迫尿道时,可见尿道旁腺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外溢,有急性前庭大腺炎时,一侧或双侧大阴唇后部可摸到有明显触痛的肿块,如已形成脓肿,则肿块有波动感。放入阴道窥器,有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口流出,阴道穹窿部及宫颈充血明显。感染淋病后,如未经治疗,约有10%—17%的病人发生盆腔炎,如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盆腔腹膜炎等。感染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逐渐转为漫性淋病。患者可能有腰骶部痛及下腹隐痛,伴有不育症,并可能反复有盆腔炎急性发作。可伴有前庭大腺囊肿、慢性宫颈内膜炎、慢性尿道炎等。慢性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虽无淋菌,但淋菌可长期潜伏在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或子宫颈粘膜腺体之深处。诊断根据性病接触史,发生经过等病史。取尿道口、宫颈口等处的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氏染色检查,在多核白细胞内找到典型的肾形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数量在六对以上方可确诊。急性淋病以大剂量青霉素肌注治疗共七天。治疗结束后七天,复查分泌物,以后每月查一次,连续三次,方能确定为治愈。


图7.2-2 淋病双球菌

☚ 眼一口一生殖器综合征   滴虫性阴道炎 ☛
淋病

淋病linbing

通过性交传染(少数也可通过患者脓汁污染物传染,女性患者可通过产道传染给婴儿)的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性病。急性淋病在感染后3~5天内,男子尿道灼痛,特别在排尿时灼痛更重,并排出稀薄的粘液,继而变成浓稠黄的脓汁,尿道口红肿,排尿困难,非常痛苦。如不即时治疗,约3周后,脓汁又变为稀薄,症状大部消退,实际转为慢性淋病。慢性淋病尿道口经常刺痛流脓,且淋菌可侵犯尿道或阴道附近其他组织,可引起男子前列腺炎、女子输卵管炎、盆腔炎,还可引起淋菌性关节炎、心内膜炎等。女性淋病症状较男子轻,发于尿道、尿道旁腺、前列腺、阴道粘膜、子宫等,亦可变为慢性淋病。儿童淋病主要是女孩通过污染物传染,外阴红肿、流脓、疼痛异常, 全身发烧等。亦有引起淋菌性结膜炎、眼睛红肿流脓、严重者可以失明。治疗主要应用青霉素、壮观霉素 (淋必治)、头孢甲氧霉素等,磺胺噻唑亦有效。慢性淋病应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 梅毒   艾滋病 ☛

淋病gonorrhea

系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性病。本病可由不洁性交引起;亦可由应用污染洗浴巾、污染盆池浴水、器械污染行妇科检查而感染;新生儿可经感染的产道分娩时感染(主要为眼部)或污染巾擦眼感染。病变主要发生在男女外阴粘膜、尿道口、尿道,亦可损害广泛区域,粘膜呈急性炎性改变,并可有脓性分泌物、溃疡等。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排尿困难等;全身可有发热、周身不适等症状。诊断:结合不洁性交史、临床表现及细菌学检查等可确诊。防治:广泛开展对性病知识的宣传,忌不洁性交,医疗检查应严格无菌与消毒;对病人应用氟哌酸类、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效果良好,治疗需按疗程、彻底,防止转为慢性或广泛波及泌尿生殖器他处;对新生儿感染,尤其眼部感染应特殊治疗。

淋病gonorrhoea

是由淋病双球菌通过性交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器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潜伏期2~3天。在男性主要是化脓性尿道炎。在女性除尿道炎外,可有膀胱炎、外生殖器及子宫颈炎等。治疗应注意清洁卫生,暂停止性生活,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

淋病

淋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湖南淋病发病较高。自1950年起,采取坚决措施和有效防治手段,收效明显,至1957年基本绝迹。但随着国际交往增加,进出人员流动频繁,加上一些人对此病的无知和不重视,淋病又死灰复燃。1977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新发现第一例病例后,患病人数逐年上升,1990年发病率为5.65/10万,1991年上升为6.19/10万,1994年为5.41/10万。1989年成立湖南省性病监测中心和湖南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并先后在怀化、衡阳、株洲、长沙、常德、郴州建立6个性病监测点,开展性病防治工作。

☚ 艾滋病   梅毒 ☛
淋病

淋病

淋病是由于淋病双球菌通过性交引起生殖泌尿系粘膜的感染。此病经血流扩散,可导致败血症、关节炎、虹膜炎或心内膜炎。酗酒、身体虚弱、性欲过度冲动等可加重感染。儿童亦可通过污染的衣服或布品被传染而患淋病,例如外阴阴道炎、眼炎、肛门炎或尿道炎。
致病菌是革兰阴性双球菌,急性期常可在白血细胞内、慢性期则可在细胞外发现。性的接触和人口的流动促进淋病的扩散。青年人易感率特高。有感染的幼女,80%无症状,有感染的男子,5~30%无症状,但两者均能传染,并对再传染无免疫能力。
病理证明淋病球菌不能穿透鳞状细胞上皮,移行上皮亦有一定抵抗力,但却可从柱状上皮间隙侵入粘膜下层,产生病变。在男性,尿道、尿道腺、尿道球腺、精囊、附睾和前列腺均可累及。在女性,前庭大腺、尿道旁腺、尿道、尿道腺、宫颈和输卵管都易被感染。
淋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男性前尿道的急性感染。除淋病性结膜炎和女孩外阴阴道炎外,淋病是由性交而传染。传染的部位取决于接触的部位,如在同性直肠性交或口咽性交时,可在相应部位发病。
男性急性感染,在与带病者性交3天后,尿道出现分泌物,起初脓液稀薄,渐出现大量黄色浓稠液体,尿痛显著。约10%患者可无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诊断根据尿道分泌物检查而确定。女性急性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排尿困难,阴道分泌物有时量极微而不被注意。直肠感染可能为子宫颈分泌物污染而引起,但更多是肛门性交的结果。
男性的主要并发症是尿道狭窄。感染亦可由淋巴管和血管扩散,引起腹股沟淋巴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精索炎或附睾炎。在女性有急性宫颈炎、直肠炎或尿道炎、前庭大腺炎和输卵管炎等,亦可扩散蔓延至腹膜内引起肝周围炎,还可从原发部位播散到关节、皮肤、脑膜、心内膜和眼结膜。
诊断上在男性,如症状和体征提示淋病,尿道排出物涂片显示细胞内革兰阴性淋病双球菌,则可初步诊断为淋病,而确切的诊断依靠细菌培养,如尿道分泌物极少,可用铂环从尿道壁刮取标本,亦可按摩前列腺取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在女性,可从宫颈、阴道、尿道和直肠刮取物培养细菌。宫颈加直肠的阳性率可高达95%。荧光抗体试验可提高阳性率。近年在国外,非淋菌性尿道炎(亦属性病)很多见,必须依靠细菌检查与淋病鉴别。
从用檀木油和高锰酸钾作为治疗以来,淋病的治疗不断改进。磺胺药物的应用是一大进展,但由于抗药现象出现,磺胺药很快失去了效能。随后青霉素对防治淋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其效果亦逐渐降低。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剂量必须适当,使在血液内很快达到足够的浓度,血液内药物的浓度比治疗时间长短更为重要。消灭淋菌只需要6~12小时,注射前增加羧苯磺胺(probenecid)1g,血清青霉素水平的高峰可增高2~4倍。无并发症的淋病,每日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400万~800万u,注射前口服羧苯磺胺1g;亦可采用口服氨基苄青霉素(ampicillin)3~5g,同时口服羧苯磺胺1g。为青霉素和羧苯磺胺过敏的病人可用四环素,首次口服1.5g,此后每次0.5g,每日4次,共4天(总量9.5g)。对淋菌咽炎,普鲁卡因青霉素G和羧苯磺胺疗效不高,应采用四环素,总量9.5g。
女性患者如有急性输卵管炎(盆腔炎),应对宫颈做细菌培养,并立即开始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应首次口服四环素1.5g,此后每日4次,每次0.5g,共10天; 亦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400万~800万u或口服氨基苄青霉素3~5g,同时口服羧苯磺胺,在第一剂量之后,每次口服氨基苄青霉素0.5g,每日4次共10天。盆腔炎患者应住院医治,最好每日静脉注射青霉素G20万u直到明显好转,然后口服氨基苄青霉素0.5g,每日4次,共10天。
播散性淋病感染的治疗与盆腔淋病的治疗基本相同,用青霉素G10万u,共3天,然后口服氨基苄青霉素7天。 心内膜炎需治疗3~4周。 必须反复进行细菌培养,以保证治愈,并预防传染的扩散。治疗结束后7~14天,应再次培养细菌。妇女在两次月经后重复培养。

☚ 尿道炎   尿道狭窄 ☛

淋病

淋病

淋病是指小便频急,淋沥不爽,尿道刺痛的疾患。本病病位主要在膀胱。其发病是因巴达干赫依偏盛,寒邪增生,寒胜折火,致下清赫依功能紊乱,或因血、希拉热与粘毒搏结,故令局部焮肿疼痛,下清赫依受戕所致。过食油脂辛热之品或在高温中、烈日下过劳,或局部不洁而感染秽毒,或下肢疮毒上侵膀胱,或肝脏或肾脏热症余邪下注膀胱、尿道,或久坐湿地,淋雨涉水,过用寒凉药物,房事不节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临床表现为尿频、急、痛、滴沥而下,便后有未尽之感,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治宜以调体素,疏尿道,止淋浊为原则,选姜黄四味、铁索七味散,止淋诃子十八味散(即姜黄四味汤、肾方诃子十味散两方加木鳖子、扁豆花、牛黄、瞿麦配制而成)为主剂。并根据不同证型用主剂配合它药使用。如:热淋 症见膀胱区痠痛,小便频急,尿道灼热刺痛,尿黄而臭,体发热、大汗、口干苦,脉细数,舌苔黄厚。治宜以清热止淋为原则,用三子十七味散或肾方诃子十味散与主剂交替服,可酌情取肘外脉微量放血。
血淋 症见尿道刺痛,尿中带血,手掌足心灼热,喜凉,脉大而数,舌苔黄薄。治宜以凉血止淋为原则。用姜黄五味散(姜黄、刺蒺藜各30g、栀子、连翘各60g、胆膏3g共研末)或栀子黄柏汤与主剂交替服。
寒淋 症见尿痛轻微,小便失禁,腰背僵滞,小腹发凉,纳差,口常觉甜味,尿灰白或浑浊,脉细弱,舌苔薄白。治宜以祛寒止淋为原则,药用姜黄升阳散或豆蔻十味散与主剂交替服,红糖水送下。同时,可酌情取膀胱三点穴配合艾灸或火针等外治。
赫依淋 症见心悸,失眠,头晕耳鸣,淋下时重时轻,尿道灼痛,脉虚芤,舌红而糙。治宜以祛赫依、益气、止淋为原则。药用松节六味散(松节、三子、黄柏、香附等分为末)与主剂交替服,白酒送下。或常配合使用沉香三十五味散。
粘淋 表现病势顽固,尿道刺痛剧烈,发烧寒战,全身肌肉痠痛,谵妄,脉紧而数,舌苔薄白。治宜以杀粘、解毒、止淋为原则。用肾热宝凤丸与主剂交替服;或主剂加棘豆、细辛、麝香研面服。

☚ 尿闭症   消渴 ☛

淋病

gonorrhea

淋病

gonorrhoea

淋病lìn bìng

gonorrhea; stranguri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