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涸泽之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涸泽之蛇

涸泽之蛇

战国寓言小说。韩非撰。原载《韩非子·说林上》。《太平御览》 卷九三三、《事类赋》 皆载录。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小说描写: 鸱 (chī) 夷子皮侍奉田成子。田成子离开齐国,逃往燕国,鸱夷子皮背着出关的符牒跟从着他。走到望邑,子皮灵机一动,心血来潮,便对田成子说:“你没有听说过 ‘涸泽之蛇’ 的故事?池塘干枯了,两条蛇要迁走,小蛇对大蛇说: ‘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随,人们就一定认为这是一般的蛇在过路,必然会杀死你,不如彼此用嘴相互衔着,你背上我走,人们见了便以为我是蛇神,就不会加害于我们了。’于是,大蛇就背着小蛇,彼此衔着,爬过大路。人们见了,都纷纷避开它们,说:‘这是蛇神!’”子皮接着又说: “如今你服饰美盛,而我衣着寒伧。如果你扮作我的上宾,人们只会认为你是千乘的子男罢了; 如果你扮作我的侍者,人们便会认为我是万乘的公卿;你不如扮作我的舍人吧!”田成子听完后,便接过出关的符牒背到身上,跟随在子皮的后面。到了旅店里,店主接待他们很是虔敬殷勤,奉献上美酒肥肉。鸱夷子皮,春秋时齐国人,孔门弟子,田成子的谋士。田成子,即陈成子,名恒,齐国大臣。齐简公四年(前481),杀简公,立平公,自任相国,专齐之政。战国以来,关于鸱夷子皮和田成子相谋合的传说是很流行的,这里则是一条。这个故事反映出在当时的社会里,尔虞我诈的现象普遍存在,好用机谋、玩弄权术的人往往捞到好处。鸱夷子皮不是用欺骗的手段而获得了旅店主人的尊敬进而为他效劳的吗? 在这里,有以欺骗手段唬人的人,有被唬住的人。鸱夷子皮狐假虎威,鼠扮猫相;纯粹用诡计骗人,以谎言欺世。鸱夷子皮的奸诈、狡黠的性格特征,通过他与田成子换装的丑剧性的表演,被刻画得维妙维肖。特别是出自鸱夷子皮口中的 “涸泽之蛇” 的故事,则用极度夸张的拟人化手法,讽谕了人情世态,当然也是作者在塑造鸱夷子皮的形象特征时所用的自嘲法,让鸱夷子皮现身说法,从而鞭笞其“巧伪”。这里故事套故事,两相比照,颇具戏剧色彩,充分显示出韩非艺术构思的精妙。

☚ 扁鹊见蔡桓公   不死之药 ☛
涸泽之蛇

涸泽之蛇

先秦寓言。战国韩非撰。《韩非子·说林上》:鸱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而从。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夫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以子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乘之卿也。子不如我舍人。”
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献酒肉。

☚ 惊弓之鸟   涸辙之鲋 ☛

涸泽之蛇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而行。人皆避之,曰:“神君也。”


 ——《韩非子·说林上》


 这则寓言是齐国的鸱夷子皮向田成子献计时讲述的。田成子是齐国的显贵人物,鸱夷子皮是他的幕僚。田成子离开齐国逃往燕国,在途中,鸱夷子皮向田成子说:“我们就这样按本来的身分行动,别人必定会杀了你。你相貌堂堂,我外貌不扬,如果你装成我的随从,别人就会把我看成大国的卿相,把我们当成更了不起的奇特人物,从而就能在逃亡途中避开危险,并得到别人的敬重。”但鸱夷子皮并不是直接提出这个计谋的,而是先借助涸泽之蛇的故事来说服田成子。
 故事讲的是水泽枯竭以后,蛇要迁移。如果大蛇、小蛇按正常的秩序行走,必定遭人打杀。于是小蛇建议大蛇用嘴衔负着它上路,使人以为这是神蛇在行动。大蛇依言行事,果然人们以为它们是神蛇而远远避开。田成子听了这个拟人化的故事后,同意了鸱夷子皮的方案,逃亡时果然平安无事,而且还受到旅店主人的热情款待。
 这则寓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大蛇、小蛇合谋使用了欺骗的手段,因而人皆以其为神灵,避之唯恐不及。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尔虞我诈的社会中,玩弄机谋权术的人,往往能捞到不应得的利益。因而这则寓言客观上有力地鞭笞了这种现象,暴露了附炎趋势的社会心态,富有较深刻的讽刺意味。不过韩非的本意恐怕不在揭露这种现象,而是赞扬鸱夷子皮的机智,肯定其智谋权术。
 本则寓言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读来特别生动有趣。它所描述的仿照大蛇、小蛇之事的田、皮二人的行动,在后世成了一个著名的喜剧性故事。《韩非子》有300多则寓言,大都用历史故事做题材;采用动物故事为题材并且使用拟人化手法的仅有“涸泽之蛇”与“三虱相讼”(《说林下》)。因此,本则寓言在韩非寓言中有特殊代表性。

《韩非子·涸泽之蛇》全文、注释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涸泽之蛇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为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也。”(《说林上》)
 
 【鉴赏】 小池里的水干了,住在附近的蛇打算迁徙,一条小蛇对大蛇说:“你走前面,而我跟在后面,人们会认为只是一般路过的蛇,一定会杀了你。不如我们相互用口衔着,你背着我前行,人们就会认为我是神君。”于是,它们便用嘴相互衔着,大蛇背负着小蛇从大路上穿过时,人们都回避,说道:“这蛇是神君。”
 寓言中的小蛇,虽然运用了具有欺骗性的手段,但却没有损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反而让大蛇和小蛇自己都得以保存性命,因而它所采用的手段只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小蛇运用新奇的办法,让人们以为自己是神君而不敢伤害它,这种策略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此外,这则寓言还启发我们,当遇到新奇的事件时,不应当因为自己不了解,而简单地将其说成是“神君”。虽然,脱去大蛇小蛇的神秘面纱,目的不是为了危及它们的生命,但是,透过新奇现象看出其本质的能力,却是每个现代人都要注重培养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