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仁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仁福?—933

五代拓跋族人。世为夏州牙将。唐僖宗时,夏州节度使拓拔思恭攻破黄巢有功,赐姓李氏。李仁福隶于帐下,亦因而冒姓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夏州(今陕西白城子)军乱,推为帅,遂授检校司空,充定难军节度使。李克用遣大将周德威率兵五万来攻,据城固守,周德威攻之不克。超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入后唐,累官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卒于任。

李仁福?—933

五代前期党项羌族拓跋部首领。初任后梁蕃部指挥使。开平四年(910)继侄李彝昌职,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因抗击盘踞河东的晋王李存勗、岐王李茂贞有功,晋爵陇西王。龙德二年(922)助后梁战马五百匹对李存勗作战。次年,李存勗灭后梁,都洛阳,建立后唐王朝,他转而表示归服,受封朔方王。

李仁福

李仁福?—933

五代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党项族。夏州节度使李彝昌之族父。五代后梁开平年间 (907—911),任夏州定难军蕃部指挥使。梁开平三年(909),彝昌被部将杀害,他被部众拥立。梁太祖授以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梁开平四年,梁太祖又授以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乾化三年(913 ),官至检校太保,兼中书令,封陇西郡王。龙德二年(922),李存勖灭梁建后唐,仁福投靠后唐,任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天成二年(927)九月,又赐功臣号并加食邑。后唐长兴四年卒于夏州。

☚ 李彝昌   李彝超 ☛

李仁福?~933

五代将领。拓跋族人。世为夏州牙将。唐僖宗时,夏州节度使拓跋思恭攻破黄巢有功,赐姓李氏。李仁福隶于帐下,亦因而冒姓李。入后唐,累官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卒于任。

李仁福?—933

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昌族父。开平三年(909),彝昌被害,以夏州定难军蕃部都指挥使被诸将推为留后。四月,梁太祖授以定难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四年,以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联合进攻夏州事告急于梁,围解,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乾化三年(913)进封检校太保、兼中书令、陇西郡王。龙德二年(922)贡战马500匹助梁与晋王李存勖作战。后唐立,同光二年(924)遣从兄宥州刺史李仁裕奉表入贺,封朔方王。天成二年(927)九月,后唐赐功臣号并加食邑。

李仁福

拓拔氏族人,世为夏州牙将。开平三年(909),夏州节度使李彝昌遇害。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本州军吏乃迎立仁福,后梁太祖朱温乃授仁福检校司空,充定难军节度使,后超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仁福自后梁至后唐,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933)卒于镇,追封虢王。子彝超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