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液闪样品制备preparation of liquid scintilation sample将放射性样品直接或经过适当处理使之与闪烁液均匀混合配制成适于液体闪烁测量的技术。液闪样品是由溶剂、闪烁剂和放射性样品组成的混合物,由于放射性样品均匀分散于闪烁液中,具有很高的探测效率。在理想的条件下,14C达95%,3H达60%。为了获得具有尽可能高的探测效率的均匀溶液,要求闪烁样品:❶无不溶性物质,以使放射性核素与闪烁剂紧密接触; ❷形成均匀的、单相的和清洁透明的闪烁液; ❸无化学猝灭,颜色猝灭和化学荧光物质。但由于样品性质的限制,并不是所有情况下均能达到以上要求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制备的闪烁样品必须能获得可信的计数率和最大计数效率。 闪烁样品 闪烁液是由闪烁剂和溶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闪烁剂的浓度在1%以下。为使闪烁液的发光波长与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相匹配,提高其计数效率,常在闪烁液中加入两种闪烁剂。第一种闪烁剂首先受激产生波长较短的荧光,这荧光又使第二闪烁剂受激,发出波长较长的荧光,一般在420~480纳米(nm),光增管的响应波谱范围内。第二闪烁剂又称波长移位剂或移波剂。闪烁剂都属于芳香族的杂环化合物。第一闪烁剂有TP(对联三苯),PBD[5-4’(联苯基)-2-苯基-1,3,4-唑],PPO[2,5-二苯基唑]。 第二闪烁剂POPOP即 1, 4-双-[2’-(5’-苯基唑)]-苯和DM-POPOP。现代液体闪烁仪的光增管具有广泛的光谱响应,所以可不需第二闪烁剂。闪烁液的溶剂是能量吸收体和传递体,所以选择的溶剂要求有高的能量转移效率。常用芳香族的有机溶剂,甲苯和二甲苯是最好的溶剂。一些脂溶性的样品能溶解在甲苯(或二甲苯)的闪烁液中,形成均相溶液。而生物样品大多是水溶性样品。为使水溶性样品均匀地分散在闪烁液中,采用以二氧六环为溶剂的闪烁液或在甲苯(二甲苯)闪烁液中加入极性溶剂(称第二溶剂),使水溶性样品溶解,或采用乳化或悬浮法制样。根据闪烁液的形态或制样方法可将其分为:❶均相样品。放射性样品溶解在闪烁液中形成真溶液包括脂溶性样品于甲苯(二甲苯)闪烁液中,水溶性样品于二氧六环闪烁液中或加第二溶剂的甲苯(二甲苯)闪烁液中; ❷非均相样品。放射性样品不能溶解于闪烁液中,可以乳化法,悬浮法、固体支持法等方式形成非均相样品。乳化法是加乳化剂使水溶性样品在闪烁液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常用乳化剂有Trioton x-100。悬浮法是将固体样品研磨成一定直径的微粒使其悬浮于闪烁液中,再加入硬脂酸铝等凝胶剂,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固体支持法是将不溶于闪烁液的样品,经适当处理后,加于固体支持物上,再浸入闪烁液中进行测量。支持物有华脱曼滤纸、擦镜纸、玻璃纤维纸或醋酸纤维薄膜等。 水溶性样品的制备 很多生物样品以水溶液形态,如各种水溶性成分的抽提液、消化液等。这类水溶性样品的制备方法为:❶采用以二氧六环为溶剂的闪烁液。这种闪烁液的溶剂是萘的二氧六环溶液。二氧六环作为第一溶剂,萘作为第二溶剂。萘的含量不到10%(W/V)。这种闪烁液可与水以任何比例相溶,形成均相溶液。由于水的存在降低了萘在二氧六环中的溶解度,因此在低温情况下,可加入甲醇或乙二醇予以克服。二氧六环闪烁液的主要问题是二氧六环和闪烁液储藏以后,容易形成过氧化物,不仅引起猝灭,而且是产生化学发光的氧化剂。 ❷甲苯(二甲苯)为溶剂的闪烁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Troiton x-100,形成胶体或乳化液。甲苯和Troiton比例在3∶1到2∶1的范围内,Troiton稍减少计数效率,但能溶解大量的水样。在水分含量低时形成清晰的真溶液。10毫升闪烁液中水量为1.4~2.2毫升时不稳定,有时会分成两相。当水量超过2.2毫升时又形成很细的乳化液,具有很高的计数效率。甲苯和二甲苯闪烁液不会形成过氧化物。商品溶剂不需纯化,其缺点是热力学特性不稳定。 ❸甲苯(二甲苯)闪烁液加极性溶剂,使能溶解少量水样。常用的极性溶剂有甲醇、乙二醇乙醚。如二甲苯640毫升,乙二醇乙醚360毫升,PPO5克,POPOP0.2克组成的闪烁液10毫升可容纳水0.45毫升,形成澄清透明的真溶液,对14C的计数效率为70%~80%。 生物样品的助溶 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淀粉、纤维素等不易溶解在水中,为了测量其结合的放射性,必须破坏其高级结构,即将生物巨分子水解,变成易溶成分。分碱水解法和酸水解法。常用的有过氯酸—过氧化氢法。0.1克湿组织或0.01克干粉样于闪烁瓶中,先加入0.1毫升60%的HClO4,然后加0.2毫升30%的H2O2,盖紧。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待大部分物质消化后,置于70~80C烘箱中数小时,待清晰透明,用固体碱中和,加10毫升甲苯-乙二醇乙醚闪烁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