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xīn zhì dù jīng jì xuéнеоинституцион льная эконóмика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利用正统经济学范示去分析制度的形成、构成和运行,以发现各种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的理论探索之总称。这是一个松散的称呼。一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组成部分: (1) 产权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纳德·科斯、O.E.威廉姆森、哈罗德·德姆塞茨和张五常等。他们强调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认为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先决条件与根本基础,产权制度决定经济制度的组织、行为与效率。(2)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非市场决策领域,在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找到新的结合点,J.M.Buchanan,G.Bullock为其代表人物。(3) 制度起源与变迁理论,肇始于以诺斯为首的一批经济史家用产权理论重新解释欧美经济史的 “新经济史运动”,诺斯的《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业绩》标志着该理论的成熟。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用主流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起源、构成和演变的西方经济学说。创始人为英国经济学家科斯,重要代表人有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威廉姆森、阿尔奇安、德姆塞茨及中国经济学家张五常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三部分:交易成本经济学(从合约角度来看待和研究经济组织,说明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产权经济学(研究产权界定对克服外部性的作用从而给资源利用效率造成的影响)和制度创新理论(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及制度变迁的规律)。这种新制度经济学与以美国经济学家伦托斯丹·邦德·凡勃伦和约翰·康蒙斯为首的旧制度经济学以及以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为首的后制度经济学有重要区别。它们虽都属制度分析,但后者是从外生角度(人口、传统)进行分析,批评资本主义,主张国家干预;新制度经济学则从内生角度(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强调经济当事人追求自身利益极大的自发行动会导致对自己和整个社会都有利的结果,从而颂扬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 新制度经济学见“新制度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