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防腐药disinfectant and antiseptic又称消毒剂。一类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❶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药,用于房舍、场地、器械、褥草及病料污染的用具;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防腐药用于皮肤、黏膜、伤口及腔道等处。消毒防腐药品种繁多,作用机理各异,分为: ❶酚类(phenols),如苯酚(石炭酸)、煤酚(来苏儿)、间苯二酚; ❷醇类(alcohols),如乙醇; ❸醛类(aldehydes),如甲醛; ❹酸类(acids)及盐类,如苯甲酸、水杨酸、硼酸和硼砂; ❺卤素类(halogens),如碘酊、漂白粉(含氯石灰); ❻氧化剂(oxidizing agents),如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高锰酸钾; ❼染料类(aniline dyes),如甲紫(龙胆紫)、利凡诺(雷佛诺尔); ❽重金属化合物(heavymetal),如汞溴红(红汞)、硝酸银; ❾表面活性剂(detergent),如新洁而灭、洗必太。其他有环氧乙烷等。 ❷一般消毒药(也称消毒剂)只对微生物营养细胞有效,而对细菌的芽孢等休眠体作用微弱。使用时需要一定浓度。有些消毒剂在低浓度时只起抑菌作用,在很低浓度时甚至对微生物生长起促进作用。有些消毒剂具有选择性,只对某些微生物种类起作用,而对其他种类杀伤力很低,有些消毒剂对人或动物无毒害作用而用作防腐剂。不同消毒剂发挥最大效率所需的条件不同,这些条件包括pH、湿度、溶剂的化学特性等。通常消毒剂的作用随温度上升而提高。 消毒防腐药 消毒防腐药消毒防腐药系指局部用的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药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防腐药,但这两类药物之间没有严格界限,故一般总称为消毒防腐药。主要用于体表(皮肤、粘膜、外伤)、排泄物、器械和环境消毒,在卫生防疫和战场救护方面占重要地位。此类中品类繁多,作用机理亦各异,可分为: 酚类、醇类、醛类、酸类、卤素类、染料类、氧化剂: 重金属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 酚类 常用的有苯酚(石炭酸)、煤酚(对、邻、间甲酚的混合物)、间苯二酚(雷琐辛)等。煤酚50%的肥皂溶液即煤酚皂溶液(来苏儿)。 醇类 如乙醇、苯氧乙醇。 醛类 如甲醛,其40%水溶液称福尔马林,戊二醛比甲醛作用强,对细菌、孢子、病毒有很强杀灭作用。可用作乙型肝炎病毒消毒剂。特别适用于医疗器械消毒(2%、20%)。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不能用于人体。 酸类及其相关盐类 常作为防腐剂。如苯甲酸、醋酸、水杨酸、硼酸和硼砂(硼酸钠)。 卤素类 如碘,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以及芽胞,碘酊为2%的碘和1.5%碘化钾或碘化钠的稀酒精溶液,常用于皮肤消毒。不宜与红汞同时涂用,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漂白粉是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新鲜漂白粉含有25~35%具有消毒能力的有效氯。漂白粉遇水生成具有杀菌能力的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离子(OCl-)。氯胺含有效氯12%,刺激性小,其杀菌作用主要是由于产生次氯酸,放出活性氯,同时氯胺本身也有直接杀菌作用,杀菌力较次氯酸盐小,但作用时间较长。主要用于饮水(25万分之一)、食具和器皿的消毒(0.5~1%),也可用于创口(1~2%)及粘膜(0.1~0.2%)的冲洗。 氧化剂 与有机物相遇时放出初生氧以氧化细菌体内活性基团而杀灭细菌。如过氧化氢溶液 (含3%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后者的杀菌作用较过氧化氢强,但极易被有机物所减弱,还原后形成二氧化锰与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因此低浓度有收敛作用,高浓度时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用于膀胱炎、阴道炎、创伤冲洗(0.1%)、坐浴(0.0125%)、食物中毒洗胃(0.01~0.02%)、水果消毒(0.1%)。 染料类 分碱性和酸性染料,其阳离子或阴离子能分别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或氨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如龙胆紫(结晶紫)为六甲基对位玫瑰苯胺的氯化物,商品中常混有少量五甲基和四甲基的对位玫瑰苯胺氯化物。甲紫常作为结晶紫的别名,但甲紫中含有较多的四甲基和五甲基衍生物。这类紫色染料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选择性作用,对许多真菌如念珠菌和表皮癣菌也有较好的杀菌效力。对组织无刺激性。它既有杀菌防腐作用,又能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而产生收敛效果。常用的“紫药水”为1~2%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龙胆紫内服尚可治疗蛲虫病。成人剂量每次30~60mg,每日3次;儿童每岁、每日10mg,一日量不超过60mg,连用7~8日,孕妇、胃肠疾患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吖啶染料(acridine dye)类系吖啶或一氮蒽类的氨基衍生物。常用的有乙氧吖啶(ethacri-dine),是6、9二氨基-2-乙氧基吖啶乳酸盐,常称雷佛奴耳。能抑制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阴性菌,治疗有效的浓度对组织无损害。创伤消毒用0.1~0.5%的生理盐水冲洗或浸药纱布湿敷,小创口可用油膏涂抹,滴鼻用0.1%溶液。 重金属化合物 能与细菌蛋白质结合。重金属离子则特别易与某些酶的活性基团-巯基相结合。升汞(氯化高汞)杀菌力强,对芽胞无效。为剧毒剂,主要用于非金属器皿的消毒。氯化氨基汞(白降汞)与黄氧化汞(黄降汞)均不溶于水,接触组织后,慢慢释出微量汞离子而起长时间的抑菌作用。对组织刺激较低。2.5~5.0%白降汞软膏用于脓皮病和皮肤真菌感染。1%黄降汞眼膏用于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及睑缘炎。汞溴红(红汞)是汞的荧光红衍生物,抑菌作用弱,穿透力差,因其水溶液无刺激性,常用于外伤消毒。2~4%水溶液即常称的红药水。硫柳汞含汞约49%,抑菌作用强于红汞。对组织刺激性小。0.1%水溶液作为皮肤、粘膜消毒用,也用于器械消毒。银化合物、银离子能与菌体蛋白中的巯基、羧基、氨基、磷酸基等相结合,成为蛋白银沉淀而起杀菌作用,蛋白银沉淀又能慢慢释出微量银离子而起抑菌作用。硝酸银溶于水而解离出银离子起作用。0.25%或0.5%溶液常用以治疗急性结膜炎、睑缘炎及预防新生儿脓漏眼。滴眼后即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使残余的硝酸银沉淀成氯化银而除去不良刺激。弱蛋白银和强蛋白银为银的有机化合物,溶于水成胶性溶液。起抑菌作用。前者含银量19~23%,后者7.5~8.5%。其作用取决于游离的银离子浓度,而与含银量无关。临床用以治疗结膜炎、预防新生儿脓漏眼及慢性鼻炎等。硫酸锌、氧化锌与炉甘石,常作为收敛、防腐剂。锌离子也能沉淀蛋白质。0.3~0.5%硫酸锌溶液用于结膜炎。氧化锌有吸着干燥作用,与硼酸、滑石粉等配合成撒布剂、糊剂或软膏剂,外用治湿疹、溃疡等。炉甘石含碱性碳酸锌及少量氧化锌,有轻度收敛作用,炉甘石洗剂常用于急性、亚急性皮炎、湿疹和痱子等皮肤疾患。 表面活性剂 又称除垢剂或清洁剂,能改变油、水两种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而产生乳化,乳化后的油污易被除去,起清洁作用。它还能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中间产物逸出,妨碍细菌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并使菌体蛋白变性而起杀菌作用。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不游离型三种,阳离子型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抗菌谱广,毒性低,对组织无刺激性,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作用强而快,对多种真菌和病毒也有效,但对绿脓杆菌和芽胞作用较弱,对结核杆菌无效。其效力可被有机物、血浆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仅对革兰阳性菌有效。不游离型表面活性剂无杀菌作用。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能相互抵消,不可同用。溴苄烷铵(benzal-konium bromide)又称苯扎溴胺、新洁尔灭,为常用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兼有很强的杀菌和去垢作用。作用快,毒性低,无刺激性,对金属、橡皮制品无腐蚀作用,不污染衣服,性质稳定,易于保存,应用面广。用于外科手术前洗手 (0.05~0.1%浸泡5分钟)、皮肤消毒(0.1%)、粘膜消毒(0.01~0.05%)、器械消毒(0.1%溶液中煮沸15分钟后再浸泡30分钟)。不可与肥皂、盐类或其他合成洗涤剂同用。泡金属器械时需加0.5%亚硝酸钠防锈,不适用于膀胱镜、眼科器械、合成橡胶及铅制品的消毒。消毒净(myristylpicolinium bromide)亦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杀菌作用强于溴苄烷铵。1∶1000~2000溶液用于手、皮肤、粘膜、器械等消毒,注意事项均同溴苄烷铵。0.5mg杜灭芬的口含片,用作口腔感染、咽喉炎的辅助治疗。甲环烷铵(triclobisonium chloride)又称创必龙,为双季铵盐,易溶于水。作用和用途与其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同。对阴道滴虫与念珠菌及皮肤癣也有作用。 环氧乙烷是一种化学杀菌气体,对细菌、芽胞、真菌、立克次体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用于其他灭菌技术容易损坏的物品消毒,如电子器械、医学仪器、生物制品等。大量接触本品,人会发生急性中毒(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对皮肤、粘膜有严重刺激。使用时应密封。消毒完毕,取出消毒品放通风处1小时才能使用。贮罐应置远离火源的阴凉通风处。有该药气味的房间不能开灯。严禁放入冰箱。 
氯胺 
龙胆紫 
乙氧吖啶 
汞溴红 
硫柳汞 
溴苄烷铵 
消毒诤 
杜灭芬 
甲环烷铵 ☚ 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 氯苯胍亭 ☛ 00005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