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喇曼散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喇曼散射

喇曼散射laman sanshe

当单色光被媒质散射时,发生频率改变的散射光的现象。亦称喇曼效应。频率为ν0的单色光入射到媒质时,在散射光谱中不仅有与入射频率相同的成分,还有对称分布在ν0两侧的一系列喇曼散射谱线:ν=ν0±ν1、ν0±ν2,ν0±ν3……,或写成通式:ν=ν0±νκ,通常称频率小于ν0的线为斯托克斯线;频率大于ν0的线为反斯托克斯线。这些散射线合起来就构成媒质的喇曼散射。瑞利散射线ν0总是和喇曼散射同时出现,而且强度约大2~3个数量级。νR称为喇曼频移(或喇曼频率),它仅由媒质的性质决定,与入射光频ν0无关。选用不同的ν0都可获得相同的νR值。
喇曼散射的起因,从经典角度看,是入射光矢量引起媒质分子产生强迫电偶极振动,而分子本身的转动或振动运动又调制了这种电偶极振动,因而产生喇曼频移。量子理论则把光的散射过程解释为光子与分子作用时,入射光子更换为散射光子的过程,并引用了虚能级的概念,认为分子在散射过程中可经历一种中间能态,称为虚能态,以完成光子的更换。如图,Ei、Ef表示媒质分子的两个能级(可以是振动能级,也可以是转动能级),还用虚线画出了虚能级Eα、Eβ等,当入射光子hν0和处于低能级的Ei的分子作用时,可以使分子向上跃迁到虚能级Ea,再向下跃迁到高能级Ef,发出散射光子hν0。这样ν=ν0-(Ef-Ei)/h。这就是喇曼散射的斯托克斯线。如果分子原来处于高能级Ef,与入射光子作用,可以使之向上跃到虚能级Eβ,再向下跃迁到低能级Ei,发生散射光子hν,ν=ν0+(Ef-Ei)/h,这就是喇曼散射的反斯托克斯线。一般处于高能级分子数较少,反斯托克斯线总是较斯托克斯线弱。1923年A.G.S.斯梅卡尔从理论上预言了频率发生改变的散射。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喇曼(C.V.Raman)首先在液体中观察到这种现象,他为此得到1930年的诺贝尔奖金。由于喇曼频率νR仅由媒质分子的性质决定,喇曼散射光谱可用于研究分子能级、结构及特性。它与红外光谱互相补充,尤其对于生物分子的研究,喇曼散射谱更为有效。

☚ 瑞利散射   喇曼效应 ☛

喇曼散射

又称“并合散射”或“组合散射”。单色光穿过媒质被媒质分子散射后,散射光的频率(或波长)发生变化的现象。可用于研究分子结构和分析化合物的成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3:07